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智慧,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的道德教育思想源远流长,恢宏丰富,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道德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神圣事业,《大学》是儒家道德教育理论论述比较完整的著作,对道德教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过程、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对我国传统社会道德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大学》明确地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的论。《大学》开宗明义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即所谓“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美好的品德;“亲(新)民”即爱民,与人民和睦相处,教育、改造人民;“止于至善”则是对不同地位、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要求,以共同达到至善的境界。“三纲领”是一个有机结合、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明明德”是主体性思想基础的内在要求,“亲(新)民”是主体性社会实践的外在行为要求,“止于至善”是主客体统一的极佳品德境界。三者实现个体目标与社会道德目标的和谐统一,通过自身的道德修养,培育道德品质,实现个体的道德内化,实现道德教化,达到稳定社会秩序,符合国家政治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
《大学》详细地阐述了道德教育过程论,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统称为“八条目”。“八条目”步骤清晰,循序渐进,贯穿于人的一生,其中以“修身”为枢纽,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推究事物本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成为中国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诚意正心”,讲求应做到慎独自律,诚于中,形于外,能够发扬传统道德,效法先人。“修齐治平”,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具体化、系统化、理论化。修身贯穿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整个过程,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外在应用,是从内到外的修身,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改造自己,加强自我修养,由“内圣”而开出“外王”。
《大学》全面论述了道德教育的方法论,即通过知止而有后有定、静、安、虑、得的“七证”道德教育方法,使人们自知所当止之处,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遵其道,每一个人必须自觉认识自己在特定地位上应尽的义务,遵守应守的道德规范。一要提高道德认知,学思结合,知德明礼。二要培养道德情感,克己省察,反求诸己。三要锻炼道德意志,切磋琢磨,慎独自律。最后要注重道德实践,知行合一,见贤思齐,持之以恒。
在我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对道德教育理论做了详细,而且完整的论述,重视个体道德品质的塑造、关注个人修养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造就出一大批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勇挑重担的民族脊梁,《大学》提出了道德教育的目的论、过程论、方法论这一完整的道德教育理论。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范畴带有浓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从当代社会的角度来看,《大学》-书中所阐述的某些思想观点,仍有重新认识、重新评价的必要,这也符合批判地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遗产,吸收其精华的精神,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可以丰富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内涵,对塑造当代中国人民的健全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