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为儒家经典之一,是先秦历史散文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春秋时期思想文化与社会情况的重要史料,在经学史、文学史、史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如此,《左传》研习者自来颇多,号曰“春秋左传学”。而作为《左传》文本中不可回避的一部分,其所征引的古文献也逐渐引起了重视,成为研究先秦学术传承与开启的重要资料。《传》引古文献包括典籍类、言谈习语类、谣谚类三种,称引主体上至王侯,下到民众,场合多样、主旨鲜明,在保存原始文献上功不可没。文章以对三类文献的搜辑为切入点,旨在作全面整理与研究。绪论部分阐明研究对象的学术价值、研究现状、选取标准及文章大体观点。第一章综述则剖析春秋时期征引风气盛行的原因、介绍三类征引文献概况,认为“信而好古”的历史观与“信而有征”的言辞观、学术下移、内政外交需求、言谈品评风气等四方面共同促使征引文献成为一种风尚。典籍类古文献征引条目最多,包括有原文征引者、只见书目者两大类,第二章对其中所见之《军志》、《夏训》、《周礼》、“象魏”、“志”、“书”、《仲虺之志》、《盘庚之诰》、《唐诰》、《伯禽》、《誓命》等作了考证。通过整理《左传》征引典籍,我们认为春秋时期典籍文献呈现出以下特征:史类典籍流传广泛,史记增多;以刑书的公布为代表,档案文献出现新态势;兵书继续发展,用兵思想发生转折;《诗》《书》权威性增强,在学术上受到重视,经典化条件成熟。言谈习语类古文献征引名目最繁,大体分作注明言谈者与未注明者两种。是类文献烙有春秋人的思想文化特征,总体反映出各类学术在其时的萌芽与发展情况及其对后世学派的影响。其中“礼乐观”、“神人观”直接影响到孔子,使对“礼之本”的探求与重民思想成为儒家的核心理念;法治思潮与“刑赏结合”、“立公去私”观念的萌芽为战国法家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兵家“尚利重功”、“以法治军”及诡道用兵论此时业已出现,同时产生的还有后世倡导的弭兵思想。谣谚类古文献包括谚语、民谣两种,在三类文献中占比重最小。第四章归纳这类文献的征引类别与主旨,从材料入手,通过分析其形式特征与所体现的价值取向来探讨春秋时期民间文献的特质。同时,本文认为,《左传》对谣谚的征引作为一种现象,对后世史学创作、文学创作有重要影响,在开阔史学视野、提升史学精神、丰富史笔手法及提高文学创作俗雅兼容性等方面意义颇大。而首次对谣谚有意识地收录也开启了后来各种专集的先河,历代皆不乏专门记录谣谚等民间文献的专作,大抵最初导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