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就是指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依据证据,它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适用有三个具体要求:一是,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阶段认定犯罪事实,依法行使裁量权时必须依据证据;二是,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三是,认定犯罪事实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必须经过法庭调查程序。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以及审判阶段根据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审查判断运用证据,排除非法证据,对准确认定犯罪事实,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刑事诉讼法没有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规定刑事证据裁判原则,但是在有关司法解释如"两个证据规则"已经对刑事证据裁判原则进行了规定。虽然在司法领域有学者对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的适用的主体和客体还有着不同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的分歧并不影响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刑事证据裁判原则是引领刑事诉讼活动依法进行的原则,贯穿刑事诉讼活动的始终,因此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不同阶段的主体都应当适用刑事证据裁判原则,依据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认定犯罪事实。目前学界对于刑事证据裁判原则适用的客体是否包括程序法事实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刑事证据裁判原则适用的客体不仅仅包括实体法事实还应当包含程序法事实,同时也应当明确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在适用客体上存在的例外情形,这是在刑事诉讼领域全面贯彻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的必然要求。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在刑事诉讼活动的不同阶段的适用,亦有不同的适用要求。在审前程序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对侦查机关和检察机关分别提出了不同的适用要求。在侦查阶段侦查机关应当将传统的"由供到证"的侦查模式转变为"由证到供"的模式,在认定犯罪事实的过程中重视实物证据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的要求关注已收集到的实物证据能否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与被追诉人的口供相互印证。在审查起诉阶段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对其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检察机关重视提高审查判断证据的能力,对批捕的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决定应当依据具有证据能力的证据作出,同时要树立无罪推定的意识以及对侦查机关侦查行为的监督,全面贯彻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对审查起诉阶段的具体要求,从源头上保障侦查机关收集证据的合法性,对进入审判阶段的证据进行第一次过滤,保证进入审判程序的证据都具有证据能力。在审判阶段贯彻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必须要保障法官法庭审理时独立的行使审判权不受其他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必须保障审判公开强化对法庭审理程序的监督,规范法官的庭外调查取证权,保障作为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都必须经过法庭调查的证据。全面贯彻刑事证据裁判原则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适用还需要建立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中心的证据审查判断规则以及落实以直接言辞原则为中心的证据运用规则,保障认定犯罪事实的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同时还需在公诉机关提起公诉之后法庭开庭之前植入证据开示制度,保证进入开庭审理阶段的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刑事证据裁判原则的适用需要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不同主体共同努力,方可发挥其指挥刑事诉讼全过程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