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同一著作的不同译本的评价历来是大家关注的话题。作为一部伟大的西方宗教经典,《圣经》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更是西方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基督教传入中国后,教会主持了《圣经》的翻译,并于1919年出版了译本《官话和合本》。该版本一直是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圣经》译本。时隔百年,随着汉语语言的变化和时代的变迁,非基督徒译者冯象对《圣经》进行了重译,《圣经》这两个版本的译本差异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要客观地评价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就需要一套比较客观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而不能随心所欲地、主观武断地分析和评价。要建立比较客观科学的分析和评价方法,我们认为要从相关语言学和翻译理论中获得支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同时人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会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译者的认知能力会影响其对源作品的解读和对译本的创作。而译者的认知能力主要由译者的翻译目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组成。据此,我们认为这三个因素是导致译本差异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主要以《圣经》的两个汉语译本——《官话和合本》和冯象译本为例,从译者的翻译目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着手,对这两个译本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客观科学的分析。我们的研究发现:《官话和合本》的译者是美国在华教会组织中的美国传教士,他们翻译的目的是传教,因此为了让宗教文化传播更顺利,译文打破了原文形式上的对等,使用了中国民众熟悉的概念来传达原文的意义;传教士的身份意味着他们的宗教知识要比绝大多数非宗教人士丰富,因此他们在译文中创造了许多新的宗教词汇来表达宗教内涵;由于传教士们的母语并非汉语,在一些语言表达形式上容易受英语思维的影响,因此一些句式的翻译不符合汉语使用习惯。冯象对《圣经》的翻译是为了发掘其文学价值,因此为了给不谙基督背景的非基督徒读者提供方便,在译本中运用了大量的插注;作为一名非基督徒,在一些宗教术语的翻译上他的译文多有不妥;但作为一名文学家,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出色的文学造诣又让他的译本语言表达更生动形象。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探索了分析同一作品不同译本的比较客观科学的方法,其中的分析可能不够完善,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