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具有程度不同的语义整体性。因其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传统语言学和近来的认知语言学都将其纳入各自的研究范围,而后者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表现的实质。 传统研究主要侧重于短语动词的句法特征,而对其语义则缺乏考察。近来的研究从隐喻的认知功能出发,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认为其成语化的语义是由其两个组成部分动词和小品词分别通过语义的隐喻扩展形成的。这一看法无疑深入揭示了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过程。但是,现有对短语动词的隐喻研究仍有不足。例如,未能清楚地揭示其语义的整合过程在概念层面上是怎样完成的,两部分的结合能力怎样,动词和小品词的语义贡献地位如何,短语动词的语义成语化程度怎样,等等。本文第二章将予以说明。 认知语义学认为,语言是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独立的系统,意义即以认知模式为基础的概念化,认知模式由感知经验决定并以意象图式为基础,意象图式通过隐喻和转喻转递,语义是句法的基础并部分决定句法,概念具有典型特征,等等。本文第三章主要简述原型理论、隐喻和转喻以及概念合成理论的主要观点。 本文对短语动词的语义研究以认知语义学对语义的认识为基础。在对原有研究特别是对短语动词的隐喻研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对介词‘over’和‘at’的多义分析成果,将隐喻方法和概念合成理论结合,尝试提出解释短语动词成语化语义形成过程的新模式。这是第四章即本文主体部分的主要内容。 根据本文的观点,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过程经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别隐喻化过程。动词和介词从各自的基本义通过隐喻扩展形成各自的多义。这些多义构成了短语动词意义形成的选择源。 第二步:意义匹配过程。分别将动词和小品词的各种意义进行匹配。 第三步:选择投射过程。动词和小品词多义中能够匹配两个意义分别被投射到合成空间。 第四步:意义整合过程。被投射到合成空间的两个意义相互作用,并经过整合从而形成短语动词的特定意义。 意义匹配过程、选择投射过程和意义整合过程在概念层面上几乎同时进行,而所有四个过程均以感知经验和百科知识为依据。如果被选择的两个意义均是动词和小品词的基本义,最终形成的短语动词则属自由组合,其语义整体性和成语化程度最低;如果其中一个被选择的意义是基本义,则最终形成的短语动词的语义整体性和成语化程度增强;同样,如果被选择的两个意义均不是基本义,则最终形成的短语动词的语义整体性和成语化程度最高。这一点可以用来解释短语动词语义成语化程度不同的问题。另外,如果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均不匹配,则整个合成过程终止。这就意味着该动词与该小品词不能搭配使用。以此可以解释不同的动词和不同的小品词的搭配能力不同的现象。 对这、解释模式,本文用短语动词‘g以 OVCr’,‘g以阶’,‘mallC OVef 以及‘mke at’进行了验证。我们发现,这一模式能比较容易地解释短语动词的语义来源和形成过程,并且使外语学习者对短语动词成语化意义的理解、文体特征和使用语境更有把握。我们认为,较强的隐喻意识能有效地促进外语学习,并且提出了改进辞典编纂的原则建议以减轻英语短语动词的学习负担。第五章对此进行了说明。 第六章即结论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本文所提出的模式,认为将隐喻方法与概念合成理论结合对短语动词进行考察能较为清楚地解释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过程,同时指出,三分结构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过程与两分结构短语动词类似,也可用此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本文尚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考察的例证数量偏少,分析不够全面深入,所提出的模式未能涵盖三分即“动词一空间副词一介词”结构,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