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应答者和免疫无应答者CD4+ T细胞功能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后会导致CD4+T淋巴细胞数目进行性减少,最终引发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持续的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可以抑制HIV感染者体内的病毒复制,使患者的CD4+T细胞数目增加,CD4+T细胞大于500cells/μl者被称为免疫应答者(Immunological responders,IR),但仍有小部分患者的CD4+T细胞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恢复,CD4+T细胞小于350cells/μl,被称为免疫无应答者(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s,INR)。INR 患者由于CD4+T细胞恢复不良,无法获得足够的免疫重建,机体处于持续的慢性免疫活化状态,合并机会性感染的风险更高。目前能够有效促进INR免疫重建的干预措施十分有限,因此急需深入研究INR患者免疫功能无法得到充分恢复的原因,寻找能够促进INR免疫恢复的新的干预措施,这是目前HIV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CD4+T细胞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与其代谢活性息息相关,而HIV感染CD4+T细胞后也伴随其代谢活性的变化。然而,目前与INR患者CD4+T细胞代谢相关的研究甚少,特别是线粒体功能及糖代谢相关调节因子还未见研究。本论文研究了 INR及IR患者CD4+T细胞的营养物质转运体表达、糖摄取能力及糖代谢相关调节因子水平;进一步研究了 CD4+T细胞线粒体功能及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功能,为探究促进INR免疫重建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实验室数据参考。研究方法:1、密度梯度离心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2、CD4+T细胞表面标志物检测:将提取的PBMCs分别进行表面染色,4℃避光孵育30分钟,2%FBS洗液清洗细胞后离心,弃上清,200ul PBS重悬细胞后用BD Canto Ⅱ流式细胞仪检测。3、CD4+T细胞核内标志物检测:将提取的PBMCs重悬为1ml体系,每管加入1 μl LIVE/DEAD进行死活染色,4℃避光孵育30min,洗一遍细胞后再进行表面染色,最后用Thermo Fisher公司的破核试剂进行破核,再分别进行核内标志物的染色,4℃避光孵育30min,破核洗液清洗细胞,重悬后上机检测。4、CD4+T细胞内磷酸化标志物检测:将提取的PBMCs重悬为1ml体系,每管加入1μlLIVE/DEAD进行死活染色,4℃避光孵育30min,洗一遍细胞后再进行表面染色,最后用BD公司的磷酸化试剂处理细胞后,加入p-mTOR染料,4℃避光孵育30min,2%FBS溶液清洗细胞,重悬后上机检测。5、CD4+T细胞负选:提取研究对象的PBMCs,用Stem Cell公司的CD4+T细胞富集试剂盒阴性选择所需的CD4+T细胞。6、CD4+T细胞迁移能力检测:将负选得到的CD4+T细胞用RPMI1640重悬为0.5 Million/100μl,取100μl细胞悬液轻轻加入5.0μm-Transwell板上室,下室加入600μ1趋化因子SDF-1(100ng/ml),置于37℃温箱孵育3小时后,计数下室的细胞数。7、CD4+T细胞增殖能力检测:取0.5 Million负选的CD4+T细胞用PBS重悬为1ml,加入1μlCell Trace Violet染料,37℃避光孵育30min,清洗细胞并弃净上清后加入200μl R10重悬细胞,将细胞转移至96孔板中并加入CD3/CD28 beads(与细胞数1:1加入)刺激细胞,置于37℃温箱培养,第三天时给细胞换液后继续培养至第五天,收集细胞后用7-AAD染色,5分钟内上机检测。8、CD4+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能力检测:将负选的CD4+T细胞用R10重悬为0.5 Million/200μl,然后将细胞转移至96孔板(每孔200μl),同时加入CD3/CD28 beads刺激物和CD107a-PE染料,轻柔混匀后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培养结束前6小时加入Golgistop。收集细胞后加入LIVE/DEAD染色,4℃避光孵育30分钟,然后进行表面染色(CD4-APC-Cy7),4℃避光孵育30分钟,再用破膜剂4℃避光孵育20分钟使细胞破膜,破膜洗液清洗细胞,再加入IL-2-APC、TNFα-PE-Cy7染色,4℃避光孵育30分钟,破膜洗液洗细胞后上机检测。9、CD4+T细胞糖摄取功能检测:将PBMCs用无糖R10培养基重悬为1ml,加入2-NBDG(100μM)混匀,37℃避光孵育30分钟,洗两遍细胞后进行表面染色(CD3-PE-Cy7、CD4-APC-Cy7),最后加入7-AAD染死活,5分钟内上机检测。10、CD4+T细胞线粒体功能及ROS水平检测:将PBMCs用预热至37℃的PBS重悬为 1ml,分别加入 MM(12.5nM)、MMP(12.5nM)、ROS(1.25μM)染料混匀,37℃避光孵育30分钟,洗两遍细胞后进行表面染色(CD3-PE-Cy7、CD4-APC-Cy7),最后加入7-AAD染死活,5分钟内上机检测。结果:1、INR患者CD4+T细胞上CD71表达明显高于IR。Glut1、CD98的表达在三组人群间均无明显差异(图1A-D)。IR组CD4+T细胞CD36表达明显高于NC组(P<0.01,图1E、F)。而INR组CD4+T细胞上CD71的表达水平(%及MFI)明显高于NC、IR两组(P<0.01、P<0.01、P<0.01、P<0.01,图 1G-J)。2、HIV感染者CD4+T细胞上CD71的表达水平与CD4+T细胞数目呈明显负相关。CD71的百分比及MFI与感染者CD4+T细胞数目呈明显负相关(r=-0.6285、r=-0.4891,图 2A、B)。3、INR患者CD4+T细胞糖代谢水平与NC组有明显差异。IR、INR两组的CD4+T细胞中2-NBDG的MFI均明显高于NC组(P<0.01、P<0.01),但IR组与INR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图3A、B)。INR组CD4+T细胞中p-mTOR的水平(MFI)明显低于NC组(P<0.01),但IR组与N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图3C、D)。IR、INR两组的CD4+T细胞中HIF-1α的表达水平(MFI)均显著高于NC组(P<0.01、P<0.01),但在IR组与INR组间无明显差异(图3E、F);c-Myc的表达水平(MFI)在NC、IR、INR三组间无明显差异(图3G、H)。4、INR患者CD4+T细胞中ROS的水平明显高于IR。CD4+T细胞中MM表达水平在NC、IR、INR三组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图4A、B),而IR、INR两组患者CD4+T细胞中MMP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P<0.01),但在IR、INR两组间同样无明显差异(图4C、D)。而INR组CD4+T细胞胞浆中ROS水平(%及MFI)明显高于NC、IR两组(P<0.01、P<0.01、P<0.01、P<0.01,图 4E-H)。5、HIV感染者CD4+T细胞中ROS的水平与CD4+T细胞数目呈明显负相关。CD4+T细胞中ROS的水平(%及MFI)均与感染者CD4+T细胞数目呈明显负相关(r=-0.7607、r=-0.7250,图5A、B)。CD4+T细胞表面CD71的表达水平与其胞内ROS水平(%及MFI)均呈明显正相关(r=0.7619、r=0.9280,图5C、D)。6、INR患者CD4+T细胞增殖能力不低于IR。INR组CD4+T细胞死亡比例明显高于NC组(P<0.01),但IR组与NC组无明显差异(图6A)。INR组CD4+T细胞中Ki-67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NC、IR两组(P<0.01、P<0.01),且 IR 组也明显高于 NC 组(P<0.01,图 6B、C),且 CD4+T细胞中Ki-67的表达水平与感染者CD4+T细胞数目呈明显负相关(r=-0.6937,图6D)。而三组人群的增殖传代能力并无明显差异(图6E、F)。7、INR患者CD4+T细胞活化、凋亡水平明显高于IR。INR患者CD4+T细胞活化(CD38+HLA-DR+)水平明显高于IR和NC两组(P<0.01、P<0.01,图 7A、B)。IR、INR 两组的 CD4+T 细胞衰老(CD57+)水平均明显高于NC组(P<0.01、P<0.01,图7C、D)。同时,INR患者CD4+T细胞早期凋亡(Annexin V+7-AAD-)和整体凋亡(Annexin V+)比例都明显高于IR、NC 两组(P<0.01、P<0.01、P<0.01、P<0.01,图 7E、F)。HIV 感染者 CD4+T 细胞的活化(r=-0.5504,P<0.01)、凋亡(r=-0.3567,P=0.011)水平均与感染者的CD4+T细胞数目呈明显负相关(图7G、I)。8、INR患者CD4+T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明显降低。三组人群CD4+T细胞的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异(图8A)。CD4+T细胞脱颗粒水平(CD107a)及分泌TNF-α的水平在三组人群之间无明显差异(图8B-E),而INR组的CD4+T细胞分泌IL-2的水平要明显低于NC组和IR组(P<0.01、P<0.01,图 8F、G)。结论:INR、IR患者CD4+T细胞的Glut1、CD98、CD36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但INR组CD71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且CD71水平与患者CD4+T细胞呈明显负相关;INR组CD4+T细胞糖代谢水平与NC组有明显差异;INR、IR两组CD4+T细胞的MMP水平明显高于NC组,INR组CD4+T细胞胞浆ROS水平明显增高,且ROS水平与患者CD4+T细胞呈明显负相关,同时CD4+T细胞的ROS水平与CD71水平呈明显正相关;INR患者CD4+T细胞的增殖能力不低于IR患者,但其活化、凋亡水平明显增高;且INR患者CD4+T细胞分泌IL-2水平明显降低;本论文为探究促进INR患者免疫重建的干预措施提供了实验室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0 HMz高频超声与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受累皮肤的价值,为SSc患者皮肤厚度及硬度的临床评估寻找一种客观定量、简单可行的评价方法。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12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及皮肤科入院及门诊治疗的确诊为系统性硬皮病的患者23例(SSc组),同期23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超声及实时剪切波
目的: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又名血清素(serotonin),是一种由色氨酸衍生而来的自体活性物质。5-HT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对生理功能的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作为免疫调节因子,通过与表达在免疫细胞上的相关受体结合,从而在机体神经免疫调节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目的在于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5-HT水平,以及其受体5-HT2A(5-HT2AR)
目的:1、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MSM)社会支持和抑郁现状。2、探讨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社会支持、抑郁可能的影响因素。3、研究HIV阳性男男性行为者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的关系,了解社会支持对抑郁的作用,对从社会支持方面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市、大连市、丹东市、葫芦岛市、郑州市和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传染病院随访登记的HIV阳性MSM进行横断面调查。使用
目的:为了提高肝胆胰外科手术的精准性,我们采用腹腔镜超声或腹腔镜超声联合吲哚菁绿成像技术辅助肝胆胰腹腔镜手术,探讨是否使用腹腔镜超声辅助腹腔镜肝胆胰外科手术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并比较腹腔镜超声与术前不同检查方式对肝胆胰疾病检测灵敏性的差异。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0年12月间我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普通外科收治的需手术治疗的肝胆胰疾病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肝脏疾
目的:利妥昔单抗(Rituximab,RTX)可靶向清除致病性B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结缔组织病(CTD)的治疗。间质性肺病(ILD)是CTD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RTX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的临床疗效仍存在争议。这项荟萃分析用于系统评价RTX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诱发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传染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作为针对HIV感染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重建免疫功能,降低相关并发症
目的:神经纤维瘤病是累及皮肤、神经、骨骼等多系统的罕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之一。本研究旨在建立我国较大样本的神经纤维瘤病队列,分析其人口统计学、临床及基因变异特征,深入挖掘基因型-表型关系,提升临床医师对这一罕见病的关注和认识。研究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7年9月至2020年5月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泡泡家园神经纤维瘤病关爱中心的临床确诊或疑诊为神经纤维瘤病的患者资料。设计并填写信息登记
目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是一种血清中有高滴度抗核抗体(ANA)和抗U1RNP(n RNP)抗体,临床上有雷诺现象、双手肿胀、多关节痛或关节炎,肢端硬化、肌炎、食道运动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受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血液系统等。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目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导致的重大传染性疾病,目前仍无法彻底治愈且无疫苗研发。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了全球控制艾滋病的目标:“3个90%”。截至2019年底,我国关于AIDS防治“三个90%”数据依次为:75.7%,89.7%
目的:为了解析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异质性,分析其不同亚群的差异和功能。并通过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对比,探索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原理和机制。研究方法:从采集的骨髓中,提取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提取间充质干细胞,经过质控后进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将正常组和骨质疏松组细胞进行分群,对细胞亚群进行分析,明确差异基因,根据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终对细胞亚群作出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