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非生物和生物逆境胁迫。干旱是影响世界农作物生长继而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非生物逆境胁迫因子。植物在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容易受到干旱胁迫。苗期干旱胁迫会影响作物后期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对苗期干旱胁迫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甘蓝型油菜是重要的经济油料作物之一,其已成为世界重要的农作物,是仅次于大豆和棕榈的第三大植物油原料,也是仅次于大豆和花生的第三大油料作物。然而,油菜型甘蓝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旱胁迫。干旱严重影响甘蓝型油菜生长、生理和产量,是油菜主要逆境胁迫因子之一。高效的表型和基因分型技术可以鉴定新的与干旱相关联的标记。因此,有必要对甘蓝型油菜芽期耐旱性的遗传变异进行剖析,探讨芽期耐旱性的可能机制,鉴定甘蓝型油菜早期生长发育响应干旱胁迫的基因位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可以深入解析影响性状变异的分子机制,为关键基因的分离、鉴定和利用奠定基础。基于上述理论基础,本研究对甘蓝型油菜调控干旱胁迫的基因组区域进行了剖析。本研究以228份甘蓝型油菜自然种质为材料,根据其系谱、地理分布、农艺性状等因素,建立了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关联分析模型。以这228份种质为材料,研究了油菜型甘蓝种子萌发期和幼苗生长期的抗旱机理。此外,通过计算各性状的耐逆指数(STI)和抗逆敏感指数(SSI)来评价基因型对抗旱性的响应。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高质量的SNP标记和表型性状进行了GWAS分析;第二部分利用耐旱和感旱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和分析,鉴定干旱相关基因。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揭示甘蓝型油菜自然群体苗期性状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广泛遗传特征和形态多样性。本研究利用201,817个高质量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SNP)进行了GWAS分析。其中,SNP标记得是通过特定特基因座位点扩增片段(SLAFs)获得的;表型值是四个幼苗性状的STI和SSI值;所使用模型包括一般线性模型(GLM)和标准混合线性模型(MLM)。结果显示,在19条染色体上成功地鉴定出314个与4个芽期性状紧密连锁的分辨率较高的SNPs。在314个SNPs中,GLM模型检测到183个SNPs,GLM和MLM联合检测到131个SNPs位点。这些SNPs标记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具有特异性,在C基因组中分别检测到108个SNPs位点和206个SNPs位点;染色体C02含有最多的SNPs(52),A04只含有一个与RL和SVI相关的SNP。由于SSI和STI在评估干旱水平方面差异较大,我们的结果表明,SSI(192/313)中检测到的SNPs比例高于STI(122/313)。由于本研究中的GWAS是分别对每个指数值进行的,因此并没有检测到两个指数之间存在共有的SNPs。本研究获得了这些SNPs的等位效应;两种GWAS模型中优势等位基因的相对百分比较高。根据所有可能的GWAS分析方法(SSI-GLM,SSI-MLM,STI-GLM,STI-MLM)计算优势和劣势等位基因的平均值。结果表明,尽管在基于SSI的GWAS中,标记-性状关联的数量最多,但令人惊讶的是,在基于STI的分析中,有利等位基因的比例更高。总的来说,RFW的优势等位基因数最多,SVI次之,GR的优势等位基因数最少。因此,今后的抗旱育种可以将RFW和SVI结合。此外,基因组的几个区域显示出抗旱性的多效性。共发现37个SNPs与多个性状(RL和SVI)相关,主要分布在13条染色体上。本研究还确定了10个在基因组范围内携带若干SNPs的热点区域。基于与四个性状相关的显著SNPs,进一步挖掘候选基因。在GO注释的基础上,共检测到102个与55个SNPs紧密相关的抗旱基因,在所有染色体上均有分布,其中67个基因位于A基因组,35个基因位于C基因组。为了证实这些基因的功能,我们对甘蓝型油菜和拟南芥的参考基因组进行了BLAST搜索,其中85个基因分别与拟南芥的NAC基因、PIP2、HB7、CPK1、MYC2、CDPK等抗旱基因同源。本研究所鉴定的基因可分为蛋白激酶、转录因子(TFs)、DNA结合蛋白、DNA结合域、水通道蛋白等,其中大部分基因与重要的SNPs距离及其接近(<100kb)。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发现的SNPs是新的SNPs,因此与这些SNPs相关的等位基因可以为芸薹属抗旱育种提供新资源。最后,我们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和分析,鉴定了干旱胁迫相关基因。转录组研究发现6,30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各种生物、细胞和分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干旱敏感品系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较多,其中下调表达的基因多于上调表达的基因。功能分析发现,339个DEGs与干旱胁迫直接或间接相关。总之,通过GWAS转录组分析鉴定的基因,可以为甘蓝型油菜抗旱性研究提供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