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德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同时也是教师作为道德实践主体的一种品性。中学教师师德状况,直接影响着亿万青少年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主流价值与核心价值。加强中学教师师德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中学教师师德的正确评价,可以提升教师道德素质,促进教师的职业幸福,实现中学教育的育人目的。在当前新课改的持续推进过程中,研究中学教师师德评价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充分了解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对上海市部分中学师德评价情况的调查对中学教师师德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献综述对当前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和简要述评。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中学教师师德评价进行了学理阐释。首先分析了中学教师师德的特质,指出中学教师师德具有示范性、全面性、个体性和协作性以及影响的长期性等特点,以此来界定中学教师师德和其它道德品质的区别。文章接下来分析了师德评价的理论依据,首先是从人力资源理论的品德测评理论来论证师德是可以被评价的,然后从伦理学的动机与效果理论分析在师德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第二部分:在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当前中学教师师德评价现状,指出当前上海的中学师德评价工作有一定的成功经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师德评价标准过于宽泛,师德评价指标似有却无,学生作为评价主体权重系数过大,师德评价过程回避了育人为本,师德评价结果得不到有效运用等。最后文章从社会背景、教育背景、学校管理部门以及师德评价本身等层面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第三部分:结合上文分析的原因,文章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强化中学教师师德评价实效的思路:首先要完善师德考评的机制,包括要为教师创建良好的育人氛围,规范师德评价的环节,正确定位师德评价的目的。还要建立合理的师德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教育实践的师德评价核心地位,包括要遵循动机和效果的统一,遵循“三个”有利于标准,并要建立师德评价的多元化机制,合理利用师德评价结果进行奖惩和激励,以期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当前中学教师师德评价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