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证券市场相关研究表明,一些企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的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公司管理者往往会通过盈余管理的方式来美化公司的财务数据,在短时间内达到监管机构IPO的标准及要求。而事实证明,盈余管理活动一方面会扭曲公司的真实经营情况,造成利益相关者的损失,另一方面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会降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以L公司为例,在对盈余管理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以及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盈利能力、成长能力以及营运能力等三个角度对公司异常财务指标进行了分析。论文利用与L公司同行业的15家企业,共计75个样本数据,运用修正的Jones模型和Cohen模型,对L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L公司在IPO前后分别进行了应计盈余管理活动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在此基础上,论文总结了L公司IPO前盈余管理的上市动机、融资动机以及报酬动机;具体分析了其运用关联方交易、应收项目、管理费用以及政府补助等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分析了公司内部控制不完善、会计信息存在不对称以及外部监管不利等造成公司盈余管理的客观原因。最后,论文提出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以及提升外部审计质量等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