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友好合作关系的不断发展,双边在经济、政治、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交往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吉尔吉斯留学生到中国来学习汉语,体验中国文化。中国的桂林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加上广西师大的历史风韵吸引了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前来学习。以往的研究显示,留学生们在异域文化当中都会遇到人际交往的适应困难,但却鲜有针对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的相关研究。因此,本研究聚焦这一特殊群体,以跨文化交际学、心理学、人际关系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来研究他们遇到相关困难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国外生活。 本研究以招收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较多的广西师范大学为研究地点,通过问卷调查初步掌握留学生的相关信息,用非随机抽样法并在尊重研究对象意愿的基础之上,选取了符合本研究需要的七名研究对象。研究者本人通过访谈、观察等质的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对七名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进行了长达七个月的跟踪来探究其跨文化人际交往发展情况。研究发现吉尔吉斯留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如下三个特点:(一)正式性:吉尔吉斯斯坦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在人际交往方面,《古兰经》要求他们注重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这些要求对他们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在他们的骨子里就是要尊重第一,于是与人交往就更加正式。(二)圈子效应:由于语言、文化、习俗以及在中国生活学习环境的限制,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本能地优先选择与他们拥有相通和相似之处的本国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交际;其次与处于中国这一共同环境中生活和学习的其他国外留学生交往,因为作为外来学生在东道国一起上课、生活,他们在一起也有一种归属感;由于交往条件的限制比较多,最后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和中国学生交往。(三)与中国人交往频度低。虽然他们渴求认识中国的朋友,但实际上道路并没有那么顺畅。语言的障碍,文化习俗差异加上客观上多校区办学的距离障碍和自身的作息时间不一致,吉尔吉斯斯坦留学生和中国学生的交往效果并不理想。 针对他们跨文化人际交往产生的相关问题,笔者建议:(一)留学生自己要勇敢地突破心理障碍,提高交往的主动性;(二)留学生的中国老师们要做好“朋友”角色,发挥好“桥梁”作用;(三)留学生所在的学校要努力促进多校区学生的均衡交流,增加中外学生间的互动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