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执行着价格转换职能的汇率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具有深刻的影响。传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认为,汇率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收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由于各国社会经济体制及汇率制度的差异,这种调节作用的大小与表现在各国并不相同。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并轨以来,尤其是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不仅没有逐步减少,反而不断扩大,这是不符合经济学常理的。与此同时,2010年6月央行重启汇率制度改革至2012年2月这20个月中,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8个月下跌,12个月上升,同期中国对外贸易顺差逐步下降,甚至在2012年1至2月出现逆差。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增幅收窄,是否意味人民币汇率变动显著影响中国对外贸易收支?这一问题得到国际国内理论界与实务部门共同的关注。本文在对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变动情况和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将外商直接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作为中间变量纳入传统贸易收支弹性分析框架中,构建收支函数并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选取2005年7月至2011年11月期间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影响,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第一,短期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收支受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并不显著。虽然人民币汇率等变量与中国对外贸易收支长期来看存在着协整关系,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影响有限且存在时滞。第二,从贡献率角度看,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主要受其自身前期发展状况影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相对较小。第三,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中的很大份额,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可调节性。在人民币进一步国际化背景下,基于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摩擦增加和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升温这一形势,本文提出以下对策性建议:第一,针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短期内主要受其自身前期发展状况影响这一结论,实施内外均衡的发展战略,促进外向型经济向内需型经济的转变,降低中国经济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才能在中国对外贸易收支顺差逐渐减小甚至逆差情况下,保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第二,针对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影响在长期存在先促进后抑制最终影响逐渐减弱的“反J曲线”效应,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加强外汇市场建设,使汇率政策对中国对外贸易顺差调节更加有效。第三,由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占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很大份额,对人民币升值造成较大压力,需要提高外资准入门槛,限制环境污染型及资源消耗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的进入,对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积极引导,鼓励其重点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环境友好型新兴行业,投向中西部地区,使其对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中间变量纳入传统贸易收支弹性分析框架中,构建包含汇率、贸易收支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变量在内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并将其拓展到状态空间模型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结合短期和长期从多方面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对外贸易收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