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在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民族自治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导致简单的依附于自身财力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必须依附于上级政府拨付的转移支付弥补财政收支缺口。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民族自治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日渐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持续扩大,民族自治区地方政府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结构与方式决定了财政转移支付效果。因此,有必要对民族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的经济效应,尤其是对民族自治区地方财政支出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这对于优化民族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分别叙述了转移支付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的相关理论,包括财政均等化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和粘蝇纸效应理论。第三部分简单介绍了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与运行情况:首先梳理了分税制以来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其次分析了民族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与结构。第四、五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首先,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民族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发现现行民族地区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财政支出结构的扭曲,民族自治区政府更偏向于将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维持本级政府运转的行政管理类支出以及短期内能够有效提高GDP的经济服务类支出,而用于社会服务类支出积极性较弱。之后,继续使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民族自治区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支出总规模的影响,验证了“粘蝇纸效应”的存在,即与地方自有财政收入相比,转移支付能够更好地促进民族自治区政府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基于我国的财政体制,利用财政幻觉假说与税收成本假说解释说明“粘蝇纸效应”存在的原因。第六部分为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概括的研究结论,给出以下政策建议:(1)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功能定位;(2)完善财政收支监督机制;(3)完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合理确定对民族自治区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4)优化民族自治区财政支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