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水果业已成为中国农村重要的经济产业,但同时水果生产又受连年“卖难”的困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中国水果的供需平衡状况和特点、预测未来水果供需平衡趋势并提出合理建议成为本文的主要目标。 本文首先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水果生产的历史和现状,指出在总量方面水果产量和面积增长迅速,但受生产方式落后、产后商品化处理和营销水平低的影响,水果生产已进入总量过剩、结构调整的阶段。在生产结构方面,5大类水果产量所占比重大,但小品种水果产量增长势头强劲;水果生产的产量集中度提高,区域格局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 其次考察了固定资产投入对水果供给的影响,并利用Trail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水果在价格上升时与在价格下降时的产量价格弹性分别为0.067和0.0003,表明中国水果供给存在着明显的不可逆性和较高的风险性。本文还从水果成本收益率、技术进步以及交易效率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果供给的因素,分别得出了劳动力价格上涨是导致水果成本上升的决定性因素、水果生产技术进步加快以及全国特别是农村水果交易和流通成本不断上升的结论,进而依据这些结论构造了中国水果短期和长期供给模型。 在水果需求分析部分,作者首先从总量、结构和城乡差别三个方面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水果消费的特点,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水果需求的因素,着重强调了消费偏好差异和城市化水平对水果消费的影响,在对比国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国水果需求量与该国的城市化水平高度相关、水果需求会随城市化进程的完成而趋于稳定的经验规律。 然后利用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对中国城乡水果需求的影响,测算出城乡水果需求收入弹性分别为0.45和0.52。在实证分析需求偏好与城市化进程对中国水果消费的影响大小时,作者参考了周边国家的平均水平,认为随着未来中国城市化的完成,中国水果的人均年需求量可能稳定在50至90公斤之间的某一水平。本文还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与加工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水果虽然有价格优势,但缺乏非价格竞争力;水果加工业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有许多有利条件和发展潜力。 文章最后分析了1961年以来中国水果供需平衡状况,尝试利用城市化率作解释变量构造中国水果需求函数,预测出到2030年中国人均水果需求量将达到90公斤。通过对比2000至2030年水果总供需预测值得出结论认为,从长期来看,中国水果供需总量过剩与结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