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传播学视角研究中医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境况,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结合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运用社会学方法、阐释学方法以及实证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医的传播现象,试图对中医传播及其规律作探索性研究。尽管传播学的兴起时间不长,但如果以传播学的立场来分析运行两千余年的中医传播情况,就会发现在中医的学术与临床诊疗活动之中,早已蕴藏着丰富的传播学基本理论。中医学与传播学的碰撞并不是简单的物理结合,而是一种化学融合,从传播学的立场来看中医,可以通过研究中医传播来开拓传播学的新门类。对中医传播的定义不仅要抓住中医本身的特征,还要融入传播过程发生的要素及中医传播的功能和效果。因此,本论文将中医传播定义为:以“阴阳五行”为理论特征,以人体“藏象”为基本符号,以辨证论治为编码、解码方式,凭借主体认知,在理论创建者和学习者之间进行的理论共享过程和在医患双方间发生的诊疗过程。传播是主体的活动,中医传播中的主体化倾向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的学术活动、临床诊疗活动以及中医文本都呈现出强烈的主体化倾向。第一章从中医传播的基本特征出发,以“人学”的视角,围绕中医理念、中医思维、中医临诊、中医文本等四个维度,就中医的人本特征展开论述。提出中医传播的主体化倾向是“中医是人学”和人道主义命题的延伸。在两千多年的传播过程中,中医所倡导的追求生命之“和”的生存意境,以及强调“仁者寿”的核心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内化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种生命意识形态。第二章从分析中医学术传播入手,从历史的纵深研究其传播环境、传授者(传播主体)、传播形式、传播媒介等众多元素之间的关系,揭示中医学术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的选择性传播、选择性接受、选择性理解的复杂内涵,从而在对传播历程的透析中完整地呈现中医学术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壮大繁荣,及至趋向保守,进而复古,再至深受质疑,在质疑与争议中艰难前行的历程。作为一种人际传播形式,中医学术传播主要表现为一种代际传播,是历史纵向的学术传承现象,其特点是“业内”的、传承性的、以人为媒介的传播。第三章从分析中医临诊活动中的传播现象入手,认为中医的临诊过程不仅是治病救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医家传播医学理论、疾病认识、养生观点的过程,更是医生自我形象塑造,建立威信,构建自身学术品牌的过程。这一行为从病人患病求医开始,体现在整个患者求医、医生应诊过程中。中医临诊传播的前提是医患关系的建立,在建立医患关系之前,患者和医生作为传播中的双主体,都有一个相互选择的过程。中医临诊中的主体化倾向表现为,中医诊疗过程强调医生的经验性、患者的体验性;诊疗方法注重个体化,表现为行医方式的个体化、患者诊治的个体化以及医家学术思想的个体化;诊疗过程呈现出技艺化;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以患者的自体感受为主的特点。第四章从中医文本的特征入手,论述中医文本的主体性阐述。认为中医文本是中医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以文言文体例为主的表达方式和基于隐喻认知的语言范式,为文本的主体性阐释提供了前提条件。形成了中医传播中的独特景象——文本化传播。文本化传播由于缺少人格化的真实传播者和把关人,信息在阐释者体内传播的过程中需要主体发挥能动作用。其次,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作者往往会借助文学修饰与文体包装来更好辅助中医信息的传播,无形之中也就放大了对主体性阐释的需求。再次,作为阐释者的信息接受者,他们是带着个人动机,选择性地接触中医文本,有目的性地进行阐释,期间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主体经验与思维方式来理解中医文本,进而在中医经典原著基础上创造生发出新的内容。本文认为,中医传播中的主体化倾向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医一路走来,筚路蓝缕,中医的兴起与衰落虽然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息息相关,但也与其独特的传播理念、传播模式和传播方式密切相关。而传播主体在中医传播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分析思考中医传播的主体化特征,揭开中医传播的面纱,对今天中医的发展可以产生现实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