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变迁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纵观文化变迁的过程不难发现,文化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新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适应于生态环境和各种社会环境,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创造与保持总是交互进行,与此同时,文化的创造和保持也与文化持有者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 麻山是位于贵州省中南部的一个苗族聚居区。据史料记载,几千年来,麻山苗族以传统的农、林、牧、采集、狩猎复合生计为主。清廷“改土归流”以来,出于税收和稳定政权的需要,将麻作引种麻山,麻山也因此而得名,麻在这一带人民的经济生活中曾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麻作的种植曾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纺麻织布的来源,也是封建王朝在麻山地区重要的税收来源。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麻作仍然是当地人民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国人民食不果腹的年代,麻山人民却能依靠高价的麻皮和麻袋出口而衣食无忧。然而在80年代后期,国家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塑料加工技术,建立了大量塑料加工厂,塑料袋的问世对,对以生产麻袋为主的麻纺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是崩溃,麻袋迅速退出市场,为麻纺厂提供原材料的植麻业也随之迅速衰败,植麻业是麻山地区的主导产业,麻是麻山乡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系列的变化令麻山乡民始料未及,对他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田野调查得知,清廷将麻作引种麻山后,当地苗族克服了重重困难,使麻作在此地种植大获成功并且形成了整套本土生态知识,期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引发麻山社会文化剧烈变迁、破坏环境的教训。不难发现,清政府引进种麻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麻山文化创造性的适应过程。从麻山人民种植麻作成功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是麻山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同时也是麻山文化的保持时期,也正是这个文化保持的过程成就了麻山的富裕。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外部环境的巨变导致了麻山文化的保持无法稳态延续,而此时传统的文化既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换代,也没有出现一种新的能与当地生境兼容文化要素来逐渐取代传统的文化要素,麻山的贫困也就在所难免,只有等到新一轮的文化创造实现后,才能实现脱贫。所以,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既能使麻山的文化稳态延续,又能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应该是麻山脱贫的突破口。首先,稳定内部环境,发现和利用麻山苗族传统生计的闪光点,包括合理规划发展传统的植麻业。其次,稳定外部环境,国家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双管齐下,不失为一计良策。其实,就实质而言,麻山的脱贫过程是一个在利用麻山传统文化的技术上,等待麻山文化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政府和学者转变扶贫思路,创造生态扶贫新模式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