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学视野下麻山扶贫新路径研究——以麻山苗族植麻业兴衰为例

来源 :烟台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变迁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纵观文化变迁的过程不难发现,文化变迁在很大程度上是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适应性改变。新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适应于生态环境和各种社会环境,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创造与保持总是交互进行,与此同时,文化的创造和保持也与文化持有者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  麻山是位于贵州省中南部的一个苗族聚居区。据史料记载,几千年来,麻山苗族以传统的农、林、牧、采集、狩猎复合生计为主。清廷“改土归流”以来,出于税收和稳定政权的需要,将麻作引种麻山,麻山也因此而得名,麻在这一带人民的经济生活中曾经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麻作的种植曾是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纺麻织布的来源,也是封建王朝在麻山地区重要的税收来源。即使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麻作仍然是当地人民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全国人民食不果腹的年代,麻山人民却能依靠高价的麻皮和麻袋出口而衣食无忧。然而在80年代后期,国家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塑料加工技术,建立了大量塑料加工厂,塑料袋的问世对,对以生产麻袋为主的麻纺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是崩溃,麻袋迅速退出市场,为麻纺厂提供原材料的植麻业也随之迅速衰败,植麻业是麻山地区的主导产业,麻是麻山乡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一系列的变化令麻山乡民始料未及,对他们的生活水平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田野调查得知,清廷将麻作引种麻山后,当地苗族克服了重重困难,使麻作在此地种植大获成功并且形成了整套本土生态知识,期间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引发麻山社会文化剧烈变迁、破坏环境的教训。不难发现,清政府引进种麻作的过程同时也是麻山文化创造性的适应过程。从麻山人民种植麻作成功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期间是麻山人民安居乐业的时期,同时也是麻山文化的保持时期,也正是这个文化保持的过程成就了麻山的富裕。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外部环境的巨变导致了麻山文化的保持无法稳态延续,而此时传统的文化既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更新换代,也没有出现一种新的能与当地生境兼容文化要素来逐渐取代传统的文化要素,麻山的贫困也就在所难免,只有等到新一轮的文化创造实现后,才能实现脱贫。所以,怎样顺应时代的发展,既能使麻山的文化稳态延续,又能保持外部环境的稳定,应该是麻山脱贫的突破口。首先,稳定内部环境,发现和利用麻山苗族传统生计的闪光点,包括合理规划发展传统的植麻业。其次,稳定外部环境,国家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双管齐下,不失为一计良策。其实,就实质而言,麻山的脱贫过程是一个在利用麻山传统文化的技术上,等待麻山文化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的政府和学者转变扶贫思路,创造生态扶贫新模式的过程。
其他文献
在中国古代社会,“职贡”是指藩属或邦国向强大政权或中央王朝朝贡,进献赋税或贡物。“职贡图”则是指由朝廷敕命绘制的,描绘各朝贡使臣和民族形貌的画卷。这种采用图籍的形式反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科技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虚拟现实技术也不断得到世界的关注.该文章对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进行大概介绍,主要根据虚拟现实技术与图书馆之间
期刊
法律多元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而长期存在的现象。法律多元主要是指在国家法之外,另外的法律体系与“法”一起起作用,无论它们是相互和谐还是相互冲突。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岭南画派在近现代的绘画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民国初期和京津画派、海派并存,共同构成画坛三足鼎立的局面。高剑父作为岭南画派的代表画家,不仅是岭南画派的开创者,更是
学位
文化为教育之“土壤”,教育也具有文化传承与拓展之功能和使命。在当今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蒙古族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从而引发许多新的教育命题。特别是由于国家施行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期刊
随着各职业类学校课程改革的推进,理论教学课时数缩减成为了一种趋势。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在这种课时数大大缩短的新形式下,怎样才能与专业课相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