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关于技术教育的研究,多从教育系统内讨论技术教育问题,而且在讨论技术教育问题时所使用的概念往往并不一致。那么,究竟什么是技术教育?技术教育的历史演进有什么特点?当代技术教育又具有什么趋势?这样一些有助于全面把握技术教育本质和特征的问题,在已有的研究中并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因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科技与社会(STS)的理论和方法对技术教育的本质和特征进行研究,以期能够用更宽阔的跨学科视野,对技术教育达到更加完整地认识。本研究从科学技术与社会(STS)视角,把“技术-教育-社会”作为系统的分析单元,围绕技术教育问题,综合运用技术哲学与技术史、教育哲学与教育史、社会发展史、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相关知识,分析和讨论技术教育问题。在研究中,始终贯穿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即在历时态上,把技术历史-教育历史-社会历史相结合,在历史脉络中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共时态上,把跨国的或国际的、区域的、行业的、企业的以及个人的诸多层面相结合,对技术教育给予多层次、系统地思考。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下内容:第一,界定了技术教育概念,对技术教育概念进行广义的理解和把握,把技术教育理解为通过传授技术知识、培养技能、了解技术社会影响,来形成、培育和提高社会整体技术能力的实践活动。广义技术教育的外延,从历时态来看,包括前工业社会的传统技术教育形式、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的以学校形态为主的技术教育;从共时态来讲,既包括全日制的正规教育系统中的技术教育,也包括非全日制的继续教育、在职培训、职工上岗培训等。第二,明确了技术教育阶段性划分依据,总体上把技术教育划分为前工业社会技术教育、工业社会技术教育和后工业社会技术教育三个阶段,并具体探讨了技术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前工业社会的技术教育具有实用性、现场性、经验型和建制性特征。工业社会的技术教育并非突变式创生,而是经历了一个适应工业社会需求的新技术教育形式的逐渐产生以及旧的徒工制度的逐渐瓦解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功能上的经济至上性、内容上的双重性、形态上的学校主导性和推进的国家化。后工业社会的技术教育尽管仍在生成之中,但其在顺应后工业社会变革中却已呈现出新的趋势,即技术教育的知识化与智能化、技术教育的创新性、技术教育全面素质性和技术教育终身化。第三,技术教育虽然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但纵观其整个历史进程却依然凸显出一些共同特性,即技术教育功能的多重性、内容的复杂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演进的建构性。第四,本研究把1840年后中国技术教育的历史总体上划分三个阶段,即我国近代技术教育的开端、技术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新中国成立后技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分析了当前中国技术教育发展的背景,奠定了确立当前中国技术教育的定位依据,并将当前中国技术教育的发展定位在:服务于民生工程,服务于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第五,反思了当前中国技术教育的四个方面问题,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技术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博弈、技术教育系统的协调性缺失以及技术教育内容上的困惑;在此基础上,就如何超越当前中国技术教育的问题,从四个方面予以理论阐释,即技术教育经济功能与其他社会功能的统一性、技术教育利益相关者的整合性、技术教育系统的协同性和技术教育模式的多样性。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国际环境中,技术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促进技术教育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增进人类福祉服务,站在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的视角研究、把握技术教育,特别是认识和探讨技术教育的阶段性特征,这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