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市是一个城市与农村结合紧密的新兴大都市,农村人口众多是重庆市的特点,农业人口中从事食品生产与加工者比例很大,在食品生产与加工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有机化合物,它们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且在斯德哥尔摩公约首批列入受控清单的12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当中,历史上曾经生产过6种。并且重庆市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三峡水库有近90%在重庆境内,一旦发生POPs污染物遗失、泄露、扩散等事件,都会影响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居民健康。因此掌握重庆市POPs分布和排放状况对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对重庆发放调查表格、现场调查等方式,查明了目前重庆市流通领域杀虫剂类POPs的数量及其分布,同时还查明了二恶英类POPs排放源企业的数量、生产工艺、二恶英排放量等信息。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11个区县存有杀虫剂类POPs废弃物,存放点共28个,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并以POPs混合物为主,而POPs废弃物堆放场地以及堆放设施简陋,堆放场地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且环境监管措施薄弱,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亟需对存放点进行严格管理,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清运杀虫剂类POPs废弃物。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重庆市涉及11类二恶英类POPs排放源。针对这种状况,需加快建立二恶英类POPs重点排放源企业的监管体系,并采取进一步规范焚烧企业、加大飞灰和废渣的监管力度等措施来控制和消减二恶英类POPs估算排放量。对受POPs污染食品的处理可以视其污染原因和程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合理利用及无害化处理,包括有条件食用、改作他用、销毁等方法。针对目前重庆市POPs数量分布和排放状况,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控制POPs污染。对于目前查明的杀虫剂类POPs废弃物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其扩散到环境中去,及时对杀虫剂类POPs废弃物及其周围受其污染的土壤、积水、植物等进行转运、集中处置。对于目前查明的二恶英类POPs排放源,应优化其生产工艺,进而逐步推进重庆市的减排工作,同时还要加大二恶英类POPs排放源企业飞灰和废渣的监管力度。对于潜在的POPs污染物,首先是要开发快速、高效、成本低廉的POPs定性分析技术,其次是为查明重庆市的准POPs物质应及早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