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陌生化(defamiliarization)”是最先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可洛夫斯基提出的,属于诗学范畴,用来指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陌生化理论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所谓“陌生化”,即使之陌生,奇特,指作家、诗人创作手腕的新奇,使所表现的主旨在接受者那里显得陌生,从而达到一种新鲜的美感。“陌生化”在西方学术界颇具影响,近年来一些翻译学者将此概念嫁接到文学翻译研究上,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但是,目前国内翻译界,关于陌生化与文学翻译的研究还比较少,从文学翻译中陌生化再现的角度来审视翻译与陌生化关系的探讨也鲜有学者涉及。此外,较《瓦尔登湖》在美国社会被广泛阅读并备受好评的事实,这一著名著作的译本在中国还未被广为传阅,相关研究也有所局限。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瓦尔登湖》中陌生化在汉译中的再现。《瓦尔登湖》作为一部纯文学名著,具有极强的思想性。以往学者们大多从时代背景、作品主题、自然文学和生态意蕴等角度对此作品进行研究探讨,但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系统的运用陌生化理论分析该作品或该作品译本,鉴于此,本文利用什可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对《瓦尔登湖》的汉译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此译本中,很多地方生动的再现了原文的陌生化,延长了读者的审美过程,并对文学翻译中陌生化予以审视。本文以《瓦尔登湖》汉译本为研究对象,追溯了陌生化的理论来源和发展、其表现及作用,分析了陌生化在文学翻译研究中的必要性及其在翻译中再现的可能性,对《瓦尔登湖》汉译本中陌生化的实现从异化翻译的再现、艺术价值的体现、翻译方法的运用等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从各个层面对陌生化对文学作品的解释力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实现途径进行具体分析,并在陌生化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性日渐显现的背景下,提出《瓦尔登湖》汉译时应采取的适宜的翻译导向。描写、对比及案例分析等方法是本文基本的研究方法。本文为研究《瓦尔登湖》以及其译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再现原文陌生化为中心重新解读《瓦尔登湖》,为文学翻译中陌生化的运用研究提供了实践依据,并对文学翻译与陌生化研究在翻译界的发展略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