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我国农民工群体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近几年,我国农民工年龄趋于年轻化,异地婚恋、全家务工现象也更加普遍。劳动力转移从简单增长的模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入城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农民工及其子女正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一个内容,影响着城市化的进程。通常,农民工随迁子女从农村进入城市,面临全新的外部环境,在就学、就医等方面没有得到平等的待遇,加之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语言风俗的差异,其社会交往也面临困境,如何能够融入城市成为他们扎根城市的一大考验。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及价值观体现了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且社会工作的助人理论为其社会融入存在问题分析提供了专业视角,并能够使用专业方法促进其社会融入。因此,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城市融入对实现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市民化以及城市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参与的“城市之家青春伙伴”项目为例,以项目所服务的农民工随迁子女为研究对象,采取生态理论视角,梳理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城后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探究改善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服务的实现途径,以期提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和对策,供今后的研究者和从事一线社会工作的实践者参考。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查阅、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的方式收集资料,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发现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融入中存在微观系统调适不良,中观系统功能缺失,宏观系统调适滞后等问题。“城市之家青春伙伴”项目选取10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开展小组工作,1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开展个案工作,项目成效显著,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社会工作实务相较其他志愿服务和帮扶活动,是具有优势和可行性的但总体而言,在“城市之家青春伙伴”项目中,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能力、社工机构的发展能力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都存在问题。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立专业关系,在专业关系的建立过程中,随着社会工作者与小组成员关系的不断深入,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与小组组员的关系时表现的比较随意,专业关系较为模糊。第二,增强引导能力。针对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社会融入的完善,首先,需要加强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改革。其次,形成社区支持,搭建社区平台。再次,明确社工定位,介入模式多元化;最后,完善评估机制,推进人才建设,最终实现社工介入模式的多元化和社工机构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