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量表达拟南芥EDT1基因对提高玉米耐旱性的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l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烈,种种原因都加快了土地荒漠化,其中干旱缺水现象逐年加剧,严重影响着各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全球干旱、半干旱的土地面积在全球土地资源中占据很大的比重,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每年绝大多数玉米不得不被种植于这样贫瘠的土地上,势必会造成玉米产量较低的局面。培育耐旱性玉米已经成为重要的育种焦点和趋势。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兴起,无疑对改善、提高玉米产量带来了福音,特别是转基因育种技术在近年来的兴起、应用,达到迅猛发展的阶段,已有大量相关的研究报道。将外源耐旱性基因转入玉米组织,经过一定的筛选培育,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耐旱性玉米品种,是解决玉米产量低的有效方式。AtEDTl基因来源于拟南芥,其编码的蛋白由722个氨基酸组成,属于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同源异型亮氨酸拉链第1V家族。已有研究证实,EDT1转录因子可以调节植物耐旱性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作物的耐旱性,最初在烟草中证实了这一功能,后来在水稻中不仅验证了该耐旱性功能,同时还证实该基因的存在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在其他植物中也有验证,但目前在玉米中还未得到相关功能验证的报道,本实验就是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构建好的pCB2004-EDT1表达载体转入到玉米的愈伤组织及茎尖组织中,对获得的抗性植株进行PCR和qRT-PCR的检测,确定阳性植株。加代获得高代阳性植株,并测定其产量性状。通过PEG-6000干旱胁迫模拟实验,测定耐旱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经过一系列研究,验证该基因对提高玉米耐旱性的功能,也为培育耐旱性的玉米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本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遗传转化及抗性植株的获得通过农杆菌介导法,侵染600粒愈伤组织颗粒和1500个茎尖组织,经Basta除草剂筛选,分别获得10株和389株抗性转化植株,移栽大田后分别成活2株愈伤再生植株和291株茎尖再生植株。(2)阳性转基因植株及后代株系的获得通过PCR对转基因T0代目的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并测序,分别获得1株愈伤组织阳性转化植株和20株茎尖组织阳性转化植株。对阳性T0代进行自交获得T1代植株,经PCR检测分别获得4株和20株T1代阳性植株。4株愈伤阳性转基因植株来自于1个T0代阳性植株(T0代编号为04-2)。进一步选取PCR稳定的12株T1阳性茎尖转化植株进行自交加代两次,获得65株T3代阳性植株,其中34株更为确定。经阳性追溯统计,34株茎尖阳性植株分别属于4个转化事件(T0代田间编号分别为43、283、314及284),其中19株来自于编号43(T2代阳性田间编号为1-22),15株来自于编号283(T2代阳性田间编号为5-22&4-9),编号284和314株系(T2代阳性田间编号分别为9-9和8-13)均获得14株T3代阳性植株。(3)目的基因表达情况提取14株T3代茎尖组织阳性转基因植株叶片的总RNA,利用qRT-PCR相对定量检测目的基因在不同转化事件中的表达情况,整理数据后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空白对照18-599W,5个T2代转化株系内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性增加,其中,5-22和9-9的表达量约为空白对照的30倍以上。(4)产量性状的测定测定T3代5个茎尖转化植株株系阳性植株的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重和百粒重。通过软件JMP 10对各性状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1-22株系的百粒重显著高于对照18-599W。但其他各个株系中的其他性状均未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5)耐旱相关性状鉴定通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实验测定T3代阳性植株的耐旱相关性状。经方差分析,正常培养和胁迫处理的两种环境下, 18-599W的各项指标前后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提高,但编号9-9阳性株系的叶绿素含量、1-22的根系干重、5-22的根冠比是呈显著增加的。干旱胁迫下阳性株系5-22、9-9、1-22的根系相比于非胁迫下阳性株系的根系更为发达。胁迫处理下,相比于对照18-599W,9-9转化株系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干重显著增加,5-22的根冠比及根系干重显著性增加,1-22的根系干重同样是显著性增加的,但其他根系扫描所测得根系数据并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
其他文献
小麦产量及其相关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研究十分复杂。分蘖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一个重要的性状,同时也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特征以及壮苗和田间管理的重要指标,在小
作为转录水平上一种重要的调控元件,启动子控制着基因在特定组织、特定发育阶段以及一定环境条件下表达。目前,基因功能及调控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精确表达等方面的研究成为
神经前体细胞 (NPCs) 存在于胚胎以及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CNS),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近年来,有关NPCs的研究已成为神经生物学领域的研
摘要:随着我国初中语文新课改、新教材的应用,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有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全面落实“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改教学理念,想方设法焕发语文课堂活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关键词:新课改;过程;激励一、教学形式、方法、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  在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仅靠旧的教学手段:老师
生物法提取草本纤维能有效降低化学方法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是草本纤维利用的发展方向。甘露聚糖酶在非纤维素降解中具有重要作用,在造纸、纺织、食品、医药、石油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E.carotovora CXJZ95—198是迄今报道草本纤维提取效率最高的菌种。本文对该菌种的单糖利用、草本纤维提取过程中非纤维素物质脱除规律与方式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其manA
植物的胚胎后发育取决于分生组织的活性,因此分生组织中细胞的命运对植物的发育和株型至关重要。转录抑制因子通过与其他蛋白的互作,从而对基因的表达起相应的抑制作来调节基
尿卟啉原Ⅲ是生物体内血红素、叶绿素、钴胺素等四卟啉类化合物的共同前体。尿卟啉原Ⅲ合酶(UROS)是卟啉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第四个酶。UROS基因在细菌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人类和小鼠)中研究较为清楚。医学研究表明,UROS缺陷会导致先天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细菌中,UROS由hem D基因编码,在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中研究最清楚。目前,已从豌豆、小麦、裸藻、人红细胞、小鼠肝等中纯化到该酶,并将大肠杆菌hem
摘要:在实行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今天,课堂教学仍是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行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普遍存在着课堂教学效率效率不高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一定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设计;效率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极大兴趣的时候,教师所传授
巨桉(Eucalyptus grandis)作为我国南方地区退耕还林主要树种,具有生长快、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强、更新速度快、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以往桉树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较多关注水溶性
青稞(Qingike, Hordeum vulgare L. var. nudum Hook. F)也称裸大麦,其籽粒富含黄酮等营养功能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已越来越受大麦研究者的青睐。黄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