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简称KOA1)患者大杼、阳陵泉、绝骨三穴的阳性体征和热敏化特征,归纳、总结三穴在本病早期的相对特异性表现特征,为KOA1患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方法:观察组54例患者均来源于2015年6月1日~12月31日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区、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门诊的患者,详细观察并记录符合KOA1诊断的54例患者自身双侧大杼、阳陵泉、绝骨所在部位的色泽、络脉形态、张力、结节以及压痛等阳性体征和透热、传热、扩热等热敏化特征,并以相同方法观察记录54例膝关节无疾病的健康人相同穴位的特异性指征;再统计、分析比较、总结KOA1组和对照组患者穴位阳性体征和热敏化特征的差异性。 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KOA1组WOMAC关节指数为40.74±19.985,对照组WOMAC关节指数为18.70±12.039,KOA1组高于对照组。 1.两组人群三穴的阳性体征 KOA1组大杼、阳陵泉、绝骨总的表现分别是37(68.5%)、51(94.4%)、45(83.3%),对照组分别为10(18.6%)、19(35.2%)、8(14.8%),两组间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其具体表现为: ①大杼 KOA1患者表现为色泽改变者6(11.1%)、络脉怒张者4(7.4%)、张力异常者6(11.1%)、皮肤结节者10(18.5%)、压痛者11(20.4%);对照组色泽改变与张力异常者均为5(9.3%),无络脉怒张、结节及压痛者;两组间大杼结节、压痛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色泽改变、络脉怒张和张力异常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均P>0.05)。 ②阳陵泉 KOA1患者表现为色泽改变者4(7.4%)、络脉怒张者12(22.2%)、张力异常者2(3.7%)、皮肤结节者4(7.4%)、压痛者29(53.7%);对照组表现为络脉怒张者1(1.9%)、张力异常者2(3.7%)、皮肤结节者2(3.7%)、压痛者12(22.2%);两组间阳陵泉络脉怒张和压痛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色泽改变、张力异常及皮肤结节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③绝骨 KOA1患者表现为色泽改变者4(7.4%)、络脉怒张者6(11.1%)、张力异常者8(14.8%)、皮肤结节者2(3.7%)、压痛者25(46.3%);对照组表现为络脉怒张者4(7.4%)、张力异常者2(3.7%)、皮肤结节者2(3.7%),无色泽改变和压痛者;两组间绝骨张力异常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压痛的差异有极其显著意义(P<0.01),其色泽改变、络脉怒张以及皮肤结节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2.两组人群三穴的热敏化 KOA1患者在大杼、阳陵泉、绝骨分别为31(57.4%)、42(77.8%)和40(74.1%),而对照组在大杼、阳陵泉、绝骨分别为7(13.0%)、11(20.4%)和7(13.0%),两组三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 ①大杼 KOA1者热敏化的形式为透热者10(18.5%),扩热者5(9.3%),传热者16(29.6%),而对照组透热和传热者分别为3(5.6%)和4(7.4%),无扩热者。两组间透热与传热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均P<0.05),扩热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②阳陵泉 KOA1患者热敏化的形式为透热者16(29.6%),扩热者21(38.9%),传热者5(9.3%);对照组透热、扩热、传热者分别为5(9.3%)、3(5.6%)、3(5.6%);两组间透热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扩热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传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③绝骨 KOA1患者热敏化的形式为透热者11(20.4%),扩热者5(9.3%),传热者24(44.4%);对照组透热、扩热、传热者分别为3(5.6%)、2(3.7%)、2(3.7%);两组间透热、扩热比较差异均有十分显著意义(均P<0.01),而传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1.KOA1患者大杼、阳陵泉、绝骨三穴的均有明显阳性体征,主要体征有大杼皮肤结节和压痛,阳陵泉络脉怒张和压痛,绝骨张力异常和压痛; 2. KOA1患者大杼、阳陵泉、绝骨三穴均有热敏化表现,大杼的热敏化形式是以透热和传热为主,阳陵泉和绝骨均多表现为透热和扩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