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参与国际贸易活动也日益频繁,使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在此期间,中国的主导贸易模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就中国制造业而言,其整体的G-L指数在1997至2003年间呈逐步上升趋势,虽然在2004年后有所下降,但在1997至2008年间的平均值仍高达0.86。这说明中国制造业的主导贸易模式已转向产业内贸易。伴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高、低技能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之比)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中国制造业整体的技能溢价为0.80,2004年却高达2.18,虽然从2005年开始下降,但是下降幅度很小。考虑到技术进步是产业内贸易影响技能溢价的主要渠道,本文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分别在理论和实证上分析产业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本文先借鉴Ekholm和Midelfart(2005)的理论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产业内贸易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而对高技能劳动相对工资的影响[31]。该模型使用相同产品间贸易成本的降低来表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并使用市场中现代企业所占份额的增加来表示技术水平的提高,即进行了技术进步。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相同产品间贸易成本的降低使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企业为获得利润而进入市场,同时使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企业退出市场,从而增加了市场中现代企业所占的份额,提高了市场中的技术水平,导致高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增加。在劳动力供给不变的假设下,高技能劳动的相对需求增加会提高高技能劳动的相对工资,从而技能溢价上升。然后,本文借鉴Maria(2008)的计量模型[40],采用1997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从全行业和分部门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有利于行业进行技术进步;1997至2003年,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和高技能劳动密集型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都使技能溢价显著上升,即扩大了高、低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而2004至2008年,中国制造业全行业和高技能劳动密集型部门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以及产业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都使技能溢价显著下降,即缩小了高、低技能劳动者间的工资差距;与全行业相比,高技能劳动密集型部门的影响系数更大;低技能劳动密集型部门无显著影响。因此,中国在加快推进贸易进程同时,应该兼顾中国的劳动力禀赋,吸收和采用与劳动者技能水平相匹配的技术。对于外来技术,应当在有效吸收和模仿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循序渐进地提高中国的技术水平。另外,还应该继续加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尤其是针对低技能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使低技能劳动向高技能劳动转变,以增加高技能劳动的供给量,从而抵消高技能劳动相对需求的增加对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而改善中国收入分配不均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