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在欧美国家被定义为从投放贷款到贷款证券化,再到基于初级证券化产品不断实施打包、再证券化、回购,从而构成的新型信用创造链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成为了学术界与实务派的研究焦点,鉴于其期限错配及流动性转换等问题,从而被认定为是导致并扩大次贷危机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当前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规模同样十分庞大,所隐藏的金融风险也日益突显,尽管我国学者已逐步关注并展开了相关研究,但大多聚焦于概念界定、风险特性、信用创造等方面,对于其与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仍十分匮乏,尤其缺少对中间作用机制的深入分析。因此,本文创新性地基于货币乘数模型的微观视角,实证研究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乘数的动态影响。 依据货币创造理论,货币乘数是反映基础货币经过信贷等渠道后产生的放大倍数,传统意义上具备货币创造功能的仅有银行机构,但鉴于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效应,并具有超低或无准备金机制,传统货币数量论所定义的流动性创造机制出现巨大转变。然而在官方统计中,货币乘数等于广义货币供应量同基础货币之比,而前者尚未把影子银行的规模纳入统计当中,导致基于货币乘数等中介指标所实施的货币政策调控效果可能产生偏离,调节银行信贷总量的效用也可能逐步变弱。因此,详细梳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理,并实证研究与社会流动性、货币乘数等指标的动态关系,不仅具有完善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优化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货币政策制定策略。 本文基于货币乘数决定理论,把影子银行纳入到传统货币乘数模型,深入探究各个统计情形下影子银行对货币信用创造能力的影响差异,进而分析其如何基于银行存款分流、社会信用供给扩张等渠道,对货币供给产生的补充以及替代效应,最后基于VEC模型、SSM模型加以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影子银行的出现及扩张对于货币乘数变动具有显著作用,并且长期关系为负相关;同时,影子银行对于货币乘数影响具有顺周期性特点,与货币政策逆周期操作间存有矛盾,从而为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扭曲寻找到一个合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