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深圳市1988-2007年六期遥感影像、四期深圳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以及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和部分社会经济数据,对湿地景观格局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研究,试图揭示自1988年以来深圳市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主要研究内容为:1)目视解译遥感影像得到深圳市六期湿地景观分类图;结合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得到1996、2007年的土地覆被类型图;2)基于2007年湿地景观分类图,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湿地景观格局现状;3)将六期湿地景观类型图与区级行政边界和高程图进行叠加分析,研究湿地景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将1988年湿地景观图和1996、2007年的土地覆被类型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到1988-1996和1996-2007两个时段内的湿地内部及湿地和其他土地覆被类型之间的转移关系。进而分析湿地景观变化的成因;4)分析典型景观变化特点,统计样方内湿地的面积及类型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包括:
深圳市湿地景观格局现状:1)2007年深圳市湿地景观斑块数占深圳市总斑块数的29%,而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湿地各类型之间,水库湿地面积最大,河流湿地斑块数最多;湿地斑块形状指数最大的为海岸滩涂,而水库湿地的景观分维数最大。2)不同行政区湿地分布的特点差异明显:宝安区湿地面积最大,占相应陆域面积比例也最大。特区内南山区湿地面积最大,从占陆域比例角度看,福田区湿地的比例最高;在垂直方向上,湿地面积随高程以负指数幂的方式递减。
深圳市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时段内深圳市湿地总面积损失了35.7%,不同湿地类型及不同行政单元内湿地的动态变化差异明显,建设用地扩张、不同湿地类型的功能差异、区域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是影响深圳市湿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时空分异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建设用地扩张是工作区内湿地损失的主要原因并且其影响表现为一种非均匀过程;功能差异是导致不同湿地类型之间动态变化差异的主要成因;区域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条件差异是导致不同行政单元之间湿地动态变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此外,深圳市水源地保护及生态林建设、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降雨的年际波动也对全市湿地动态变化具有次要性影响作用。
典型湿地景观动态分析:深圳湿地可以分为三种典型类型:河流湿地、滨海湿地和库塘湿地。1)河流两侧的坑塘和养殖等湿地基本都变成了建设用地,河流区的主要湿地也只剩下了河流水面,且保持稳定;滨海养殖湿地向海洋方向推进;库塘湿地的转变主要是水库扩容淹没周边的林地、坑塘或养殖等湿地类型,大部分的坑塘湿地被填埋变成建设用地。2)1996、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图采样结果显示:滨海湿地优势类型发生改变的样方的比例占47%,库塘湿地36%,河流湿地25%。优势类型主要是建设用地,样方数占总样方的40%,其次是林地和养殖湿地。3)湿地面积与高程和坡度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减小,反映了地形控制的湿地分布格局逐渐减弱,人类活动对湿地的控制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