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韩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s245324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5,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学派、功能学派、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翻译研究的兴起冲击了传统的忠实性翻译,翻译的内涵从语言文字层面转向了更为开放的文化层面。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最早提出创造性叛逆理论,揭示了文化差异导致了不可避免地对翻译内容重新加工的这一事实。打破了翻译活动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框架,凸显了文化翻译的意义和价值。随着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中国文学作品被介绍到韩国的数量急剧增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分支,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精髓,还通过对异域环境的描写和人物的塑造,展现了浓郁且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探讨中国文学作品的韩语翻译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如何更好地展现中国文学的魅力,最大限度地传递文学作品中包含的丰富的审美意象和感性的艺术加工,是中国文学作品对韩翻译的重点。本文以中国瑶族作家蓝怀昌的小说《波努河》的韩译本为研究对象,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韩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为研究课题,探讨文化层面的翻译对原作及目标读者产生的意义,以及为文化传播与交流带来的新影响,论证创造性叛逆理论对于指导中韩文学翻译的可行性。本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就本文的研宄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章为翻译理论部分,首先对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进行阐述,其次从译者与创造,文本与叛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三章结合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波努河》的对韩翻译过程,分析如何运用创造性叛逆理论解决中国少数民族作品对韩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第四章结论部分,对全文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性陈述,得出结论,并指出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今后改进的方向。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不仅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增进学生智力和认知,而且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陶冶学生情操。然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教学浅表化现象,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深度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重视学生阅读体验,强调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深度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接受学习,而注重发展高阶思维、学习兴趣、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等。因此,深度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已有四十余年,这期间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许多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暴露了弊端,环境恶化就是其中显著的一项。而吉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更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近年来愈演愈烈的大气污染现象引起了民众的普遍关注。面对当下的严峻形势,2016年吉林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吉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对本省的工业生产、
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需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体现一个国家最核心的综合软实力、体现一个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双重保障。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一直以来是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保护文化多元性,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民族的血脉,亦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但随着现代社会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家和市场以外的第三部门在世界范围发展迅速。在我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第三部门的发展如雨后春笋一般。第三部门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织力量,发挥着政府、市场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三部门的发展并不是一项独立的工程,它需要政府的促进和支持,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厘清与第三部门的关系,把握角色,转变职能,同时通过对第三部门进行资源、政策支持和法律监管,为第三部门发展建立良好的发展环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混合学习结合了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优势,线上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机动灵活的自主学习方式;线下学习则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及时的监督指导。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开始使用混合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但在实际中却由于缺乏相应的混合学习支持服务而难以满足学生的混合学习需求,从而降低了混合学习的效
本次翻译材料选自美国著名国际法学家亨利·惠顿于1836年撰写的《国际法原理》(丁韪良译名:《万国公法》)中第四卷第一章以及第二章。本书是英语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国际法著作,书中对于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各项制度及观念进行了释义和讲解。本次翻译实践所选取的内容主要是对战争中交战两国公民的各项权利如财产权等进行详细说明,字数约为一万。译者首先按照词、句、篇章三个层次对原文本进行语言特点分析,总结出法律词汇多具
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是一部西方国际法的权威著作,本汉译实践报告文本节选自该书第四卷第二章中的内容,节选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当时各国海上船只、货物捕获及救回的相关法律规定。目前仅有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M.P.Martin)翻译的古文译本,其内容删减较多,译文缺乏完整性。在本翻译项目中,笔者将该书的节选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队列舞作为一个团体类项目,竞技套路的创编是取得优异成绩的目标导向之一,也是体育的竞技性在体育舞蹈领域的具体体现之一,队列舞的比赛成绩是有许多个因素相互影响的,队列舞成套的创编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队列舞成套的创编就成了一个非常有必要研究的问题,它可以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支撑和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2017和2018WDSF世界队列舞
本翻译报告所选文本为美国法学家亨利·惠顿的《国际法原理》第三部分第二章和第四部分第一章的内容。该著作于1836年出版,主要讲述了西方国际法的框架体系、结构内容、概念术语及制度原则。现今最早的国内译本是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于清朝时期完成的。该著作虽然已经有了清朝的译本,但该译本并非全译本,加上其选用了文言文,因此以白话文翻译该著作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就节选材料进行了翻译,并做了此次报告。报告一共分为五
政府采购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手段,虽然发展仅十几年时间,但所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采购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建立完善的政府采购监管体系呼声愈高。但因我国政府采购监管发展时间较短,相对欧洲西方国家还是处于发展的初期,政府监管过程中常出现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监管不严、多元化的监管主体等诸多问题。由此而导致政府采购领域腐败乱象、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降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