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其主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受教育者间存在的个性差异,教师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课异构”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研活动形式。简单而言“同课异构”就是对于特定的教学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进行备课、讲授。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多元性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进行展现,然后通过交流、比较、反思,为教师们提供不同的、可供选择的参照系,为教师间搭建起对话的平台,学习的平台和发展的平台。近几年兴起的“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方式,因其较好地反映了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有效地促进教师反思,实现经验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而得到认可和推广。本文以我校开展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背景,采用校本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具体案例,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力图从中寻求优化“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的基本途径。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缘起,明确了研究的问题和意义,以及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和整理了关于此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阐述了关于“同课异构”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为论文的核心部分,通过行动研究和个案探究的方式,设计并开展“同课异构”的教研活动,并对调研结果进了了整理和分析。第四部分是以本人通过对“同课异构”这一活动的研究,总结了优化“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一些想法,并由此而产生的一些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