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驻防八旗归旗制度是清最高统治者在清代前中期用以约束驻防八旗人身自由的一项重要制度。从广义角度来看,它仅是归旗制度中的一部分;而从狭义的角度,它即等于归旗制度。对该制度的研究,在推进对归旗制度、清代中央与驻防八旗二者关系、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清代移民史以及“红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因此,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基于实证史学立场,通过采用历史考据法、跨学科研究方法等研究方法,对该制度展开研究。所证结论包括:一、驻防八旗归旗制度的创建与废止均是一个历时性过程。其中,该制度的创设时间以“顺治初定,康熙二十三年成型”一说更具合理性。相关原因,则与清初急剧变化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具体包括:关外旧俗、学习模仿明制、猜忌汉军、避免满汉矛盾以及皇帝与下五旗诸王围绕八旗控制权的博弈等因素。至于废止时间,亦始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驻防兵丁置产留葬例》的颁布,完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清廷取消驻防旗人归旗的物质补助这一上谕的颁布。废止原因,与汉军出旗一致,本质上都属于乾隆朝系统解决八旗生计问题的相关举措。除此外,还有世宗、高宗父子削夺下五旗诸王的权限,进而破坏该制度的政治基础以及儒家文化影响下清统治者对八旗某些旧俗的摒弃这两方面因素。驻防八旗归旗制度废止后,归旗制度嬗变为一项仅约束外任京旗官员及其家属的政治制度。二、驻防八旗归旗制度,是一个目标明确,运作程序完善的政治制度。在其被废止前,始终表现一个较为稳定、健康的运行状态:制度执行上,驻防八旗始终未敢逾越在驻防地私自立茔这一制度红线;该制度在同一时期还保持一种不断扩张的趋势,如制度应用空间范围的扩张以及制度被清统治者借鉴推广等。总之,驻防八旗归旗制度在该时间段内的运行态势,使之成为一项具有超稳定结构特征的管理制度。相关缘由,与清统治者,尤其清世宗胤禛的态度及相关政策有密切关系。三、驻防八旗归旗制度的稳定运行特征,推动了驻防八旗族群长期保留火葬这一关外旧俗,并在客观上缓解了八旗驻防生计问题的爆发。尤为重要的是,它还强化了该群体对八旗族群共同体的主观认同。但也要指出,该制度强化驻防八旗族群认同的作用不能被无限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