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啸山庄》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生平创作的唯一一部小说。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是围绕希斯克厉夫和凯瑟琳的爱情展开的,希斯克厉夫的“爱—恨—复仇—人性复归”既是小说的精髓,又是贯穿作品始终的线索。
本文从人物心理分析入手,通过对希斯克厉夫的个人生活历程回顾,探讨希斯克厉夫的人性回归这一主题。文中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分析男主人公的言行举止,遵循“关注人性表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希斯克厉夫与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之间的爱情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爱情,可以说是一种超人间的爱。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特殊环境,他们的美好愿望在人间无法实现,只有在天堂中得以再次重逢。这里肉体的死亡意味着精神的再生,死亡之后就是人性的回归。在艾米莉笔下,死亡就是永生,生命可以延续,爱情之火可以复燃。世界上只要还有人类,就一定爱的存在。人性可以被扭曲,但不可以被吞没,高尚的爱情最终必将战胜冷酷的仇恨。
除开前言和结语,本论文的主体共分为三章。
前言部分是艾米莉·勃朗特和《呼啸山庄》的整体概述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介绍。作者特殊的生活经历以及广泛的阅读激发了她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文学的热爱,为《呼啸山庄》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小说自1847年出版以来,评论家对此进行的评论从未停止过。评论家运用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来解读这部小说,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关注的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分析理论如何解读小说中的人物,并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希斯克厉夫这一人物的分析中。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的精神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的无意识的本能和冲动之源,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感觉,能使人思考、感受和行动的那一部分精神。超我是人对正确和错误行为具有的一套规则。《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这一人物很好地诠释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
第一章是关于希斯克厉夫儿童时代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爱与恨。作为一个年幼无知的吉普赛弃儿来说,希斯克厉夫的童年是极其不幸的,令人同情的。幼年的他饱尝了人间爱与恨,形成了倔强而又执拗的性格。从肖恩先生把他带到呼啸山庄那一刻起,他就生活在嘲讽和压迫中。在呼啸山庄,希斯克厉夫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爱与恨。他“本我”的爱恨性格的形成都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
第二章是关于希斯克厉夫人性的丧失。希斯克厉夫所受到的压迫是双重的:一是社会对他的压迫,以辛德雷为代表,这是他可以忍受的;二是爱情上的折磨,凯瑟琳对他的轻蔑和嘲笑,这是他忍受不了的。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沉重压力使他的心灵发生了扭曲,促使他开始残酷而疯狂的复仇。凯瑟琳的背叛成为希斯克厉夫堕落的转折点,由此导致积蓄已久的矛盾在瞬间爆发。用弗洛伊德的“自我”心理学理论可以诠释希斯克厉夫在自我感觉、思考、感受到行为的必然性。
第三章是关于希斯克厉夫从残酷的复仇到人性回归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中,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到了希斯克厉夫,其一是女仆人耐莉;其二是希斯克厉夫的下一代。希斯克厉夫利用各种手段成功得进行了复仇,但是在他精神上他变得极度空虚。在他看到下一代哈里顿和凯茜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时,脑海里浮现出了凯瑟琳的身影,他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残酷多磨的生活经历使希斯克厉夫从人性丧失的魔窟中认识到了人性和爱情的本质,由复仇走向善良,正是弗洛伊德“超我”理论的体现。
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一个总结。从最初一个街头被遗弃的孤儿到一个复仇的魔鬼,再到人性逐步回归,希斯克厉夫经历了从爱到恨最终在死亡中结束自己生命的旅程。希斯克厉夫的这种非同寻常的人生历程既有自身性格方面的因素,也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来分析主人公希斯克厉夫的言行举止,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看清他的感情变化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通过对希斯克厉夫人性回归的探讨,我们也看到了一种伟大的力量:一种敢于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和尊严的力量。不管经历多大的困难与挫折,被压迫者通过自己的反抗必将战胜压迫者,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