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数学教育评价应注重对于学生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以及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态度,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由此可见,全面、真实、深入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将会是教育评价发展的趋势。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兴的评价方式,它摒弃了传统的以结果为取向的评价模式,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体现了评价的“发展”功能。因此,表现性评价符合我国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是当下数学教育评价方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对国内外表现性评价设计的模式与方法、开发原则及应用等方面全面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展开研究。在对上海市R小学为期半年的行动研究过程中,通过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师的合作,我们在实践中共同确定了表现性评价设计的模式与流程,将设计完整的表现性评价方案进行了试测和调整,重点对评分规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修改,对完善后的评价方案展开了较为全面的行动实施,并收集和展示了学生作品,对学生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对行动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的分析与反思,我们归纳总结了表现性评价对教师和学生的价值,提出了有效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建议,为进一步开发小学低年级数学表现性评价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及实践依据。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和思路,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概念界定,对表现性评价与传统评价进行了比较,总结了表现性评价的优缺点,并阐述了表现性评价的设计原则和具体步骤;第三章详细阐述了表现性评价设计与实施的具体流程,是行动研究的准备与实施部分;第四章则对表现性评价案例的行动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五章阐明了行动结果对学生和教师的价值,并提出了在实践中有效实施表现性评价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