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DDD(双腔)起搏只是房室顺序收缩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考虑并不是理想的双腔起搏,而最佳的AV间期才是得到最佳血流动力学的关键。AV间期在最佳AV间期时LVEF(左室射血分数)最大,大于或小于最佳AV间期时,LVEF值均减小。本文通过记录每个双腔起搏器植入患者在不同AV间期下的LVEF值,探讨不同AV间期起搏时LVEF的变化规律;再将以上患者分为最佳AV间期组与默认出厂AV间期组,比较两组的LVEF、NT-proBNP(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有无差别。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共收集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首次植入双腔起搏器并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30例,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6~88(69.63±10.92)岁。所植入起搏器均为美敦力起搏器,房室电极均为同品牌主动电极,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处,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室间隔部,于术后第5日程控,将起搏器模式调为DDD模式,依次设定11个AV间期(150、170、190……350ms),间歇时间为10min,记录各AV间期起搏时的LVEF值。再将3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AV间期调为最佳AV间期)15例,对照组(AV间期为出厂默认AV间期)15例,于术前、术后3月分别记录LVEF、NT-proBNP,比较两组LVEF、NT-proBNP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AV间期自150ms开始增至210~230ms时,LVEF随AV间期的延长而增大,在AV间期210~230ms时达到最大,其中210ms有13例,230ms有17例,达峰值后又逐渐下降,LVEF在AV间期<210ms及>230ms时较AV间期210~230ms时降低(P<0.05,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LVEF、NT-proBN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2、3),术后3个月,实验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而NT-proBNP显著降低(P<0.05,表2、3)。结论:AV间期过短,心室充盈不足,同时失去心房辅助泵的功能,AV间期过长,心房收缩血液入心室产生的室房压力阶差可使房室瓣过早关闭,造成心室充盈减少,而且没有心室收缩参与,这种房室瓣的关闭往往是不完全的,从而造成舒张期二尖瓣返流,心室充盈进一步减少,射血分数减少。所以LVEF随AV间期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最佳AV间期时LVEF值最大;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LVEF、NT-proBN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实验组LVEF较对照组显著升高,NT-proBNP显著降低,说明将AV间期调至最佳AV间期有利于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善。实验组恰在或接近“最佳AV间期”起搏,心室充盈较充足,房室瓣开闭与心室舒缩相协调,持续3月后显现出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