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膨胀,金融行业发生了一些革命性的变化。在金融自由化的旗帜下,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纷纷放松管制允许混业经营,形成了万马奔腾的竞争局面。金融交易的急剧膨胀、新的金融工具的不断出现、以及衍生工具的大量使用、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尤其是利率、汇率)波动的加剧,使得金融市场越来越复杂,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其中最引入注目的是信用风险在金融风险中比重增大。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信用风险成为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因此,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许多国际化大银行自行研究和开发了新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银行内部评级系统是信用风险管理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信贷客户信用评价是商业银行确定贷款风险程度的依据和资产风险管理的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将信贷客户进行细分,选择适当的市场定位,从而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因此,关于信贷客户信用评价的研究,对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西方国家关于信贷客户信用评价的研究历史较长,相关制度也比较完善。巴塞尔委员会对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进行的调查表明,发达国家都已建立起了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也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授信额度的确定等方面。而且,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在资本配置、组合资产管理、风险定价等方面充分运用信用评价结果。
我国则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开展这项工作。随着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化,银行大量的不良资产和入世后所面临国外银行的激烈竞争,使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显得尤为迫切,信贷客户信用评价在风险防范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体现。但是,由于这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并未引起理论界的足够重视,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就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情况看,各家银行虽然相继开发了自己的评价系统,但评价的方式和手段都比较落后,导致评价结果准确性不足,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无法达到巴塞尔新资本充足率框架对商业银行内部评价体系的最低要求。而且,各家商业银行各自为战,各家的信用评价系统之间不具备可比性,无法全面、公正地反映客户的实际情况。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于2004年6月止式出台,尤其是内部评级法的引入,为全球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指导原则。同时,它也必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在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上发生重大变化。因此,积极借鉴国外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先进经验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就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应要求国内商业银行在立足国内实际的前提下,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完善现有的评价系统,尽快达到新巴塞尔体系的要求。
本文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同时也是面临信用风险最为突出的农业银行为研究对象,研究如何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之一的内部评级法引入到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本文在借鉴国际上先进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以及结合农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现状和特殊性的基础上,针对农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和实施内部评级法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