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德育改革探索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feng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社会转型期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当前,我国高校德育面临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改革高校德育以提升实效成为人们的共识。共生理论自提出以来,因其对多元共存、互动共生等理念的强调,对共生系统整体性、开放性、层次性、包容性及生成性等基本特征的揭示,为我们重新认识高校德育诸要素间及要素内部各因子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为解决高校德育内外部不和谐因素提供了新思路。然而,在高校德育研究领域还缺乏对共生理论价值的深入挖掘,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共生的视角出发对高校德育诸要素及其内部因子间的关系进行审视,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二是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三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以共生理论为参照,高校德育应做出怎样的改革。当前我国高校德育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高校德育与其所处环境存在罅隙,表现在高校与家庭和社会缺乏互动合作以及高校内部环境德育要素缺乏整合;二是德育各主体包括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有效交往不足;三是德育内容缺乏整合,片面强调政治性德育内容而忽视生活化德育内容,片面强调知识性德育内容而忽视情意性德育内容;四是德育实施过程中形式主义,突出表现在德育途径与德育目标两张皮和德育实施中的“目中无人”。这些问题从根本上反映了德育系统中各要素的分离,究其原因在于:学校德育功利化和规范伦理学下,德育目标中只见社会不见个人,德育内容中只见道德规范传授不见道德主体自我建构;单子式人学观下,德育实施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孤立;德育系统内部系统观缺位下,德育目的、内容、途径等要素相互独立而存在。因此,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促进德育系统各因素的整合。以共生理论为参照,必须建立和发展高校德育系统的共生属性,即建构高校德育共生系统,以德育要素间互动共生关系的加强来改善高校德育的整体功能。这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优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并加强家庭、社会和高校的互动以打造“家庭-社会-高校”一体化的共生环境;二是以加强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和教师队伍的德育素养专业化建设为抓手提升高校德育共生单元的质量;三是促进高校德育共生单元间的互动共生,这主要包括德育主体间的交往共生、德育内容的多元整合及提升德育实施途径的针对性等方面。
其他文献
无症状性蛋白尿小仓俊郎等一、无症状性蛋白尿的概念无症状性蛋白尿的定义为:既往没有肾脏与全身其它疾病,除蛋白尿、血尿外,确无浮肿、高血压、泌尿系统的症状者。无症状性蛋白
2015年,随着上证50ETF期权和上证50股指期货的相继推出,上证50指数成为我国首个具备了较为完善的现货、期货和期权三大交易市场的股票指数。本文基于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分样
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思想是“三股势力”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毒瘤。近年来新疆境内外“三股势力”相互勾结,披着民族和宗教的外衣,对新疆高校
教师的质量高低影响教育的质量的高低,教师教育的质量高低影响教师的质量高低。因此,教育改革,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关键。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里学
在当今体育行业趋于饱和的状况下,本文通过调查四川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出解决方法,增加创业比率,以创业带动就业,增加有效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综合知识及跨专业的技能。在此背景下,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重点,我国在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进。社会、经济、文化的每一次进步,都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新的影响,提出新的要求。面对每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飞速发展,现代电力系统装机容量的增加、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以及矿口电厂的发展,必然趋势是远程输电线路的增多,这些输电线路的任务是将距离遥远的大容量
责任作为伦理学中古老的范畴,历来是学者们研究的对象,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西方外来文化的渗透及社会转型的负面作用,责任愈来愈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责任教育也被提上日程
随着新时期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也飞速发展,现代人的工作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增大,其中高校教师工作负荷更是超超出一般员工群体1。在这样的冲突与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