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试图探讨对不同类型面孔在加工方法和注意方面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自我建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为自我建构和新疆本土文化跨文化的研究提供充足的资料和数据。研究通过眼动记录的方法,利用视觉搜索任务来分析在不同面孔的条件下,选取维汉大学生及其恋人为被试52名,探讨其在面孔进行加工的过程中的注意捕获和维持方面的具体状况。研究主要分成两个实验: 实验一,采用与面孔任务相关的视觉搜索研究范式,考察在该任务下被试对自我面孔、恋人面孔及他人面孔加工的特点,从而探讨自我面孔、恋人面孔和陌生人面孔的加工上对注意的捕获和维持的表现。结果显示,在视觉身份搜索任务中被试对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在搜索时间上均显著快于陌生人面孔,同时在注意维持上对自己和重要他人的注意时间显著长于陌生人。且维吾尔族大学生在这两方面均优于汉族大学生,表现出对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表现出更快的捕捉能力和注意维持能力。 实验二,在与面孔任务无关的视觉搜索研究范式中,采用多种眼动指标来考察自我面孔、恋人面孔和陌生人面孔的加工上对注意的捕获和维持的表现。在口型搜索任务中面孔类型是与实验任务无关的,从而考察在这些任务下被试对面孔刺激的注意分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口型搜索任务中,自我面孔和恋人面孔无论是否与目标口型一致,不同民族被试都表现出了对于注意的优先捕获和注意的维持。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有着较为一致的自我建构类型,同属于依存型的自我建构类型。维吾尔族大学生表现出自我内涵与“恋人”这一重要他人的关系更为紧密,相较于汉族大学生而言,维吾尔族大学生的自我建构的范围更多包含了“恋人”这一重要他人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