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勘探实践证实了大型断裂带是油气聚集带,位于渤海东部的郯庐断裂带海域段聚集了整个海域探明油气储量的64%以上,研究断裂带对油气生成、运移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对指导该区油气的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分析郯庐断裂平面几何特征及运动学特征的基础上,明确了断裂带对沿线凹陷形成的控制作用,并进一步控制了作为沉积地层特殊岩性段的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等静态成藏要素的发育及分布.郯庐断裂带不但控制了静态成藏要素,而且也是形成油气成藏动态要素的基本条件.
通过对横切断裂带的地震剖面的地质解释,认为郯庐断裂带在渤海海域由14条断裂组成,其中1、2、8、9、10、11号断裂主要表现为正断裂,4、5、6、7、12、13、14号断裂则表现走滑断裂,这些断裂有的相互平行,有的相互交叉,总体上里右行左阶排列.郯庐断裂带是一个构造系统,由走滑构造系统和伸展构造系统组成,这两个系统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相互交叉、叠合,共同控制了断裂带的构造演化.水平伸展量和垂向构造沉降量的计算表明,郯庐断裂带的演化控制着沿线凹陷形成与演化的差异性.南段的凹陷形成最早,从孔店-沙四段沉积时期就开始了,并且沿郯庐断裂带越往南,凹陷形成期越早;北段凹陷形成时期稍晚,主要开始于沙三段沉积时期;中段的形成期最晚,主要开始于东营期.大规模构造沉降期可形成巨厚的泥岩沉积,既可作为烃源岩,又可作为盖层;构造沉降平缓期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可形成良好的储集层.断裂对生油岩、储集层和盖层的差异控制,形成了上部、中部和下部成藏组合.走滑构造系统在晚第三纪发育,不但形成了大量浅部构造,还为油气在垂向上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走滑断裂在局部地区还可以起到遮挡油气运移及对油气在局部调整的作用.成藏组合与断裂相互配合,共同控制了研究区内的油气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