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摇滚,这种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的音乐形式,从一开始,便承载了当时年轻人对于社会的种种情绪。在后来大放异彩的伯明翰学派眼中,这是一种典型的,“仪式抵抗”的青年亚文化。他们认为,包括“摇滚”在内的青年另类的艺术形式,正是工人阶级青年不满自身社会地位,反抗主流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抵抗”,可谓其中的关键词,其内涵也在历来的文化研究学者中有着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从早期的菲尔·科恩到斯图亚特·霍尔和迪克·赫伯迪格,“抵抗”的内涵从“冲突”渐变到了对“仪式化”的强调。而在后亚文化理论家看来,这种“仪式抵抗”已经成为了“一种个性的自我表达”。新媒介的出现再次了摇滚的内在意义。互联网有更强的娱乐性,更强大的商业力量,更广泛的受众。依照伯明翰学派的观点,亚文化一旦被商业“收编”之后,便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彻底沦为了大众文化。如果依照这样的观点,亚文化便无法在新媒介情境下存活,但事实上,这与事实情况不相符合。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意寓结合新媒介上的摇滚传播现象,来探究摇滚在当下中国“抵抗”“风格”“收编”的内在渐变。整理出当代的新媒介亚文化,是如何存活于互联网的海洋之中的。这其中包括:摇滚自身抵抗的转向,互联网作为风格符号超市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互联网中存在的文化消费行为。通过这三个层面的考察,由此得出摇滚亚文化是怎样在新媒介的浪潮中改变和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