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土壤侵蚀作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引起的主要环境效应之一,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印江河流域属于长江水系中乌江重要支流,地处贵州省铜仁地区,流域面积为1251.6km~2;流域内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差,旱涝频繁;长期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土地利用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导致石漠化是该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究流域内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异规律及相互影响关系。本研究结合RS、GIS技术,利用1990~2015年4期TM遥感影像提取土地利用、坡度、植被覆盖度等主要土壤侵蚀影响因子,收集流域及流域周边的土壤类型、及日降雨量数据,结合修正后的土壤侵蚀分析模型(RUSLE),计算得到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图。对研究期间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引入景观格局的方法,探究其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并通过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这一主要因素,和长序列降雨及不同季节降雨、不同岩石出露区等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的其它因素。在此基础上再探讨流域两侧岩溶槽谷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及其两者的关系;最终综合分析人类活动对整个印江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产生的重要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入下:1.旱地呈逐年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占比小但呈逐年递增,难利用地其变化率最低;林地呈逐年增长趋势,其面积也一直在流域处于优势地位,而其它土地利用类型呈波动变化趋势;耕地(旱地、水田)沿着河谷地区两侧均有分布;建设用地均分布在河谷地势低平区域,沿着河谷走势方向,因此流域内的土地利用方式受地形地貌和河流的影响较大。2.流域内1995年土壤侵蚀以极强度侵蚀为主,2000年以中度和轻度侵蚀为主,2010年以轻度和微度侵蚀为主,2015年以微度侵蚀为主,侵蚀类型转移中的剧烈和极强等级向中度等级和轻度等级侵蚀转移的较多,随着时间推移,全区的侵蚀情况得到有效缓解;空间上看,较高的侵蚀等级主要以带状分布,延展方向与河流的流向及槽谷地形走向一致。其中非喀斯特区域的土壤侵蚀危险等级要高于喀斯特区域,但其侵蚀状况改善也是最为明显地方。相对而言喀斯特地区来说,其改善效果较弱,因此在今后喀斯特区域的水土保持工作仍是重点。从景观格局的来看,极强侵蚀、剧烈侵蚀两种景观斑块数减少较多,且景观形状趋于规则,面积加权斑块分维数变小,说明人类对于该类型景观的影响在加强,并最终维持在一定水平。其整个流域的景观类型趋于又简单化,土壤侵蚀状况越来越受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景观类型的支配,表明整个流域土壤的侵蚀状况得到有效缓解。3.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强度指数都有下降趋势,但难利用地的土壤侵蚀强度指数最高;有林地和旱地的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呈明显的相关性,有林地的面积增长,土壤侵蚀强度指数下降;而旱地面积增长,其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增大。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对土壤侵蚀具有深刻的影响,草地、林地转为旱地、水田、建设用地对土壤侵蚀有加剧的效果;而相反,当旱地、水田、建设用地转为草地和林地,低覆盖草地转为中高覆盖草地和林地的时候,能明显改善流域内的土壤侵蚀状况;难利用地在相对于其它土地类型较能容易转为草地甚至林地,对土壤侵蚀改善具有一定作用。4.全年除冬季较少外,其它3个季度产生侵蚀性降雨的频率较大,因此流域全年均会有侵蚀性降雨产生,结合当地春播秋种的耕地习惯,在播种时期耕地植被无覆盖,因此春秋季节的降雨侵蚀不容忽视;岩石出露区与土地接壤的区域可作为野外考察土壤侵蚀状况的指示器,侵蚀状况为:无植被覆盖岩石出露区>经果林地岩石出露区>撂荒草地覆被岩石出露区。岩石出露区会加剧土壤侵蚀状况,而在无植被覆盖的岩石出露区这种侵蚀状况是剧烈且不可逆的。5.流域内的地形地貌和河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流域先天的土壤侵蚀特征。但人为活动对研究区的土壤侵蚀起到主要控制作用,当人们能动、有意识地去改善生态环境时,土壤侵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而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人类活动对改善土壤侵蚀状况的效用较之前有所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