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GIS技术,运用CITY-green模型,对安徽省合肥市、蚌埠市、马鞍山市三城市森林生态效益进行研究,运用该技术对多个城市城市森林生态效益分不同研究层次进行分析,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一方面探讨CITY-green模型在国内森林生态效益研究方面的技术:另一方面为不同城市城市森林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理论依据和指导。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运用GI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对合肥市、蚌埠市、马鞍山市三城市TM遥感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并划分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运用CITY-green模型分析各城市森林在固碳、净化空气、削减地表径流方面的生态效益。结果表明:(1)三城市的景观要素分为六类,分别为城市森林、建筑及硬质铺装地面、水体、裸地、一般绿地和农田。其中合肥、蚌埠、马鞍山城市森林景观在城市景观中所占比例分别8.03%,7.53%,16.59%,反映不同城市由于地理维度差异、地方经济差异等,城市森林建设和管理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南多北少”格局。(2)三城市城市森林所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分别为合肥56929.66万元,蚌埠31231.49万元和马鞍山60804.68万元,单位面积(hm~2)森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分别为5.82万元,5.75万元和9.21万元,表明马鞍山市在综合效益及单位效益方面都明显高于合肥市、蚌埠市市。(3)合肥市一环以内区域与1、2环间区域城市森林所占比例分别为9.51%和7.67%;城市森林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分别为13340.49万元和43589.19万元;单位面积(hm~2)森林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分别为6.99万元和5.54万元,表明合肥市一环以内森林覆盖率较高,城市森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明显高于1、2环间区域。2)通过对合肥市逍遥津公园、杏花公园和马鞍山市雨山湖公园的景观构成分析和森林生态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雨山湖公园、逍遥津公园和杏花公园的城市森林分别占整个公园景观构成的44.02%、52.62%和13.00%,表明逍遥津公园和雨山湖公园内森林景观所占比重均较大,公园内以高大乔木为主要植物景观,而杏花公园内以草坪种植为主,森林覆盖率较低。(2)雨山湖公园、逍遥津公园与杏花公园的森林所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分别为2610.17万元、515.03万元和135.43万元;单位面积(hm~2)生态效益分别为18.69万元,14.40万元和4.74万元。表明雨山湖公园在城市中发挥的生态效益最高。3)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老校区景观构成及树木生态效益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安徽农业大学老校区森林覆盖总面积约为303750m~2,占校园总面积的45%,树木产生的生态效益折合人民币价值共548.28万元。通过对校园内不同区域选定不同样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校园内不同区域内树木由于树木种植时间、种植模式及密度等条件的差异,因而在发挥其生态效益方面也有很大差异。对于同一类型的样地,由于森林覆盖率、树木年龄等因素的不同,其产生的生态效益也有很大差异。因此,作者认为应建立校园树木的管理系统,对校园内的树木进行科学动态的管理,在对校园环境进行改造时,要适当考虑对校园内原有树木的保护,尽量减少校园建设对绿化用地的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