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仰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一项基本的精神活动,体现着人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崇高追求,也从根本上影响着其思想活动与实践活动。信仰以其丰富的内涵,表现为政治信仰、哲学信仰、宗教信仰及道德信仰等多种形式。道德信仰作为信仰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指的是信仰主体在一定观念的指导下,调动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心理因素,对道德理想、道德义务的价值及其依据的笃信与奉行。道德信仰凭借超越性、神圣性和内在强制性等特点来维护道德规范的崇高权威,为社会主体的目标树立和价值选择提供方向和动力,进而促进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守和道德义务的自觉履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调控体系已经受到了严重冲击,而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学完备的道德规范和调控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众就很难将道德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去践行和维护,其精神世界陷入极度的空虚、迷茫甚至惶恐之中,行为抉择呈现混乱无序甚至偏离目标的局面,进而引发了道德信仰危机。道德信仰的危机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体对道德对象的怀疑、漠视而引发的信仰虚无,道德信仰内心虚无而导致的行为抉择失范,道德价值定位偏差带来的行为扭曲,社会诚信体系的崩溃。因此,有必要对中国现有的道德体系进行科学的构建,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仰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构建科学的道德信仰体系关键就是要使道德作成为信仰深入人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自觉接受道德规范的指引和约束。道德信仰的重建要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开放与创新相促进,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注重实效。道德信仰的目标确立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相统一。道德规范的制定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特色,反映当代公众的道德需求。在完善道德信仰建设的途径方面要多方联动,相互配合,采用经验习染、教育督导、权威强制等模式对社会成员道德信仰观进行建构,具体就是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完善民主制度,建立长效的监督预警机制,及时对社会领域发生的道德问题进行疏导;制定完善法律体系,对违背道德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制,为道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实际,建立科学合理的道德规范体系,确保公众行为有据可循;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通过教育引导途径使公众在思想领域确立对道德的信仰;注重社会环境的营造并突出典型示范作用,通过习染培养带动全社会的道德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