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在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背景: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影响着术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目前国际上的统计数据表明,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介于1.1%和2.5%之间。颅内感染最常发生于术后的3-7天内。术后颅内感染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故早期准确诊断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常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脑电双频谱指数在颅脑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与意义。背景: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影响着术后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目前国际上的统计数据表明,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病率介于1.1%和2.5%之间。颅内感染最常发生于术后的3-7天内。术后颅内感染有着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故早期准确诊断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但是,目前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的常用手段,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亟需一种快速、准确、简便、实时、客观、无创的方法来对术后颅内感染行早期诊断。经研究发现,术后颅内感染程度加深时,意识障碍也将加重,故可以通过监测意识障碍程度来早期诊断术后颅内感染。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护技术可反映意识障碍程度,目前广泛用于监测麻醉药物和镇静药物作用效果。研究过程与方法:按照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标准入组满足条件的颅脑术后病人。自2014年1月-2014年11月,我院神经外科共入组27名符合要求的术后颅内感染的病人,其中脓毒血症11例,严重脓毒血症9例,感染性休克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drome,MODS)2 例。进行BIS监测时,保证环境安静,使病人卧床、平静、放松,期间避免强声、强光、触碰等外界刺激。如入组病人使用了麻醉药物和镇静药物,应至少停药8小时,才可进行监测。入组的第一个24小时内,抽取外周血标本,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记录生命体征等临床资料。运用IBM SPSS 22.0软件行统计分析。运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BIS在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价值,并分析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随着病人颅内感染程度的加重,PCT的平均值逐渐从脓毒血症组的(0.2±0.1)ng/ml升高至MODS组的(10.7±0.8)ng/ml,BIS平均值自脓毒血症组的(66.6±12.6)逐渐下降至MODS组的为(28.9±0.6)。即随着术后颅内感染病情的加重,PCT逐渐升高,意识障碍逐渐加深,BIS逐渐降低。经三次的ROC分析,(AUC3=1)>0.9>(AUC2=0.850)>(AUC1=0.824)>0.7,证明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颅内感染,BIS均可以有效、准确地早期诊断,并且诊断价值较高。P1=0.005<0.05,P2=0.007<0.05,P3=0.021<0.05,因此,BIS 可以有效鉴别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和MODS。根据Youden指数最大化原则,发现BIS对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可以快速、准确、简便、实时、客观、无创地早期诊断术后颅内感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有效地鉴别诊断脓毒血症、严重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和MODS,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代中职生产生各种极端行为的重要原因,中职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江华瑶族自治县职业中专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较早,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旨在根据学校实践探讨民族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构建积极心理环境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民族地区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借鉴。
研究背景和目的应激的研究对于人类生活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大量文献表明,人类普遍流行的所有疾病中,很多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所谓应激是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和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所以,应激是一切生物普遍存在的现象,是生物的本能。应激刺激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心理社会应激是社会因素损害人类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应激与疾病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热点。社会隔离作为一
研究背景及目的:2010年在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上公布了中国首次全国性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数据,结果显示甲状腺疾病的患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内分泌领域的第二大疾病。2014年在我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专项经费支持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甲状腺疾病和碘营养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中心按照项目统一要求,对大连地区城区和农村成年居民甲状腺疾病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通过
1.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观察临床实践中早期乳腺癌患者抗肿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潜在影响心脏毒性发生的危险因素。2.方法:2.1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确诊为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全部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或者辅助治疗,具备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2.2排除标准:1.既往确诊为乳腺癌或其他恶性肿瘤接受过抗肿瘤治疗的患者;2.既往经医院确诊为心力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85%。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发生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驱动基因的不断发现,特异性高、毒副反应低的分子靶向治疗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4(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ed protein-link 4,EML4)与间
结核病,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一直以来都威胁着全球的公共健康。近些年由于艾滋病结核共感染以及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的出现,现有的结核药物已经不能满足治疗结核病和控制结核病传播的需求。因此,开发新的抗结核药物或者探索传统药物在治疗结核方面的新作用是一个紧迫的任务。现阶段抗结核药物筛选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型筛选(全细胞筛选);另一种是基于特异性靶标进行的化合物筛选。本课题就是基
背景及意义:全球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给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的紊乱与精神疾病的发生相关,可能通过菌群相关的神经递质、免疫因子、代谢产物组发挥作用。其中,代谢为基础,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探讨肠道菌群变化与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及机制,以期为开辟精
背景和目的大肠癌,分为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位居全世界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三位,死亡率也高居第五位,多数大肠癌患者临床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因此,发现大肠癌新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相关指标,深入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从而提高临床对大肠癌的诊治水平成为当前大肠癌的研究热点。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human telomerase re
目的: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试验发现,机体的系统性炎症与恶性肿瘤的产生、进展和转移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NLR(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与众多恶性肿瘤,包括:食管鳞状细胞癌、胃癌、肝细胞癌、喉癌、膀胱癌和NSCLC(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非小细胞肺癌)等局限期以及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相关。本文拟建立N
研究背景: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又称为大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迄今为止,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死亡率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其中最常见的是淋巴结转移。因此,抑制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证实,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在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