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默多克(1919-1999)和让-保罗·萨特(1905-1980)堪称二十世纪的两位文化巨人。他们都同时跨越哲学和文学两个领域。可以说在整个世界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作家像默多克那样恰当地将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结合在一起。由于兼具哲学家和小说家的双重身份,默多克喜欢在她的作品中,将故事性极强的文学叙事和严肃的哲学思想编织在一起。她把小说当成阐述自己哲学观点和伦理思想的一种工具。她让笔下的主人公为她传递哲学思想,小说成为其哲学思想的形象化演绎,这是其哲理小说中的一个主要特色。默多克一生中创作了26部小说,她还出版了许多哲学专著,其中包括:《萨特--理想的浪漫主者》、《利益的主权》等等。同样,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也用手中的笔征服了世界。有些学者认为,作为一位著名的无神论存在主义者,萨特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作为一名作家,像默多克一样,萨特也在文学作品中渗透了其哲学思考,使哲学思辨成为其作品的一个鲜明特征。作为一名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除了两部哲学巨著和十卷文集之外,他还出版了很多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四部小说、十余部剧本和一部短篇小说集等等。从默多克和萨特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正像默多克所说的那样,文学和哲学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文学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形式,而且还能担当一部分哲学家要完成的使命。在这方面,默多克成功地树立了一个典范。
默多克的哲理小说深受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这是因为她早在1940年就与萨特相识,并对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默多克开始创作的时期正值萨特存在主义盛行的时代。默多克本人也承认萨特对她的影响。她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就是研究萨特的专著《萨特--浪漫的理性主义者》。默多克是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把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引入英国文坛的人,其小说的典型风格是:围绕许多拥有不同哲学思想的人物,随着情节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万花筒般的变化。
本文在吸收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默多克在她的哲理小说中巧妙地向读者传递了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论文以“无神论”思想为开端,继而从“自由”、“痛苦”和“向善”这三个方面讨论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论文不仅探讨了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最终理想即“人要生活得有意义”,而且也阐述了默多克为实现这一理想所倡导的爱和向善。
本文除导论和结论外,共分四章。
导论由四部分构成。首先,指出本论文的中心论点和研究的重要性。其次,对默多克哲理小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评性的梳理和分析,进而探讨了和本研究相关的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最后阐明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和论文的主要结构。
第一章从萨特存在主义无神论的视角研究小说《天使的时光》中默多克的宗教观。本章认为,像萨特一样,默多克也认为世间并无上帝。然而,引人注目的是,尽管她也是一位无神论者,但却她热衷于创作涉及宗教话题的哲理小说。本章指出,默多克实际上是一位异常重视宗教的小说家。她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宗教信仰是危险的。她虽然不信奉传统意义上的上帝,但她心中有她自己的‘上帝’,那就是‘爱’和‘善’。这意味着如果达到了‘爱’和‘善’的境界,人便可以成为其自己的上帝。在这方面,默多克反映了萨特的宗教思想即人期望成为自己的上帝。她进一步声称我们可以失去上帝,但不可放弃‘爱’和“善”。她甚至称自己为‘新基督教徒’。她的这一思想在《时间的天使》和《钟》等多部小说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第二章阐述小说《网之下》中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自由主题。自由观是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精髓,它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上的自由。萨特认为自由与生俱来,首先是我们失去了所谓先定本性,仅仅是后来通过行动,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的本性或存在。默多克的多部小说都反映了这一主题。她不仅赞同萨特的“人注定是自由的”这一论点,而且还创造性地对自由做出了新的解释。她认为自由就是‘清晰地观察现实’,这是一个精神的过程,对此,她特别强调意识,即自我反映能力和使自己避免陷入各种事物困扰的能力。在小说《网之下》中,默多克完美地通过男主人公杰克·唐纳修的行动实现了这一过程。
第三章着重探讨了小说《独角兽》中的“痛苦”主题。默多克的多部小说都涉及到了萨特存在主义思想所关注的痛苦主题。她和萨特在这一主题上的观点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痛苦是人生中普遍存在的。在默多克的哲理小说中,作者生动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中的痛苦,或者说是人物在伦理道德上表现出的痛苦。道德上的痛苦源自人物所做的内心世界中的选择。它通常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遭受痛苦者有一种自由的自然愿望,另一方面,闵思苦想,却还是继续接受并加深他的痛苦。根据萨特的观点,人是不能逃避痛苦的,小说《独角兽》中遭受种种苦难的是主人公汉娜,一个美丽、超然、静静承受痛苦,而不作任何反抗的囚犯。她不同寻常的痛苦经历使得她在别人眼里产生一种神秘的色彩,不知不觉占据了他人的想象空间。通过小说,默多克揭示出其本人的矛盾思想:尽管人类认为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用理性控制其生活和行为,但事实上,人却受制于潜意识,受制于众多社会决定因素以及其他人为的力量。
第四章通过小说《好与善》讨论“善”的主题。虽然萨特未曾直接论述过这一主题,但他也是一位“道德家”。他认为,人失去了先前的‘上帝存在’的情况下的价值观,必须成为自己的创造者乃至世界的创造者,因此,他必须完全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默多克的道德思想看似和萨特的责任学说并无直接联系,但笔者认为“责任”和“善”是密切相关的。事实上,默多克对道德生活的理解通常来自她和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联系,她的作品常常被看作是对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一种修正。根据她的理论,人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上,诸如‘爱’和‘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她所追求的‘善’和萨特所坚持的‘责任’是完全一致的。
结论部分重申本文中心论点。笔者通过研究认为,默多克的哲理小说深深地受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萨特存在主义思想已经成为默多克哲理小说中的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像萨特一样,默多克在小说创作中始终没有放弃把人的存在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总是十分关心人的生存和道德。在她的哲理小说中,最为鲜明的主题就是追求‘爱’和‘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