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当今社会的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迄今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果。然而,通过文献研究发现,目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进展并不平衡,人们把研究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宏观和中观领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研究尤其明显),而相对忽视了微观经济领域(如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此同时,现有的项目评价体系,无论可行性研究还是环境影响评价,在总体架构上还不是完全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基础上的评价体系,在内容组成上也不能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能给出所评价对象的可持续性信息。针对以上两方面情况,本论文对项目可持续性概念及其相应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目的是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落实到建设项目这一微观领域的实践,促进项目建设服务和服从于可持续发展战略。 论文经过对现有可持续性的概念及其内涵的分析,根据研究需要对建设项目进行界定,明确了建设项目概念和范围。分析了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阐明了建设项目可持续性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给出了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的概念可定义:在建设项目形成和发挥其服务功能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接近或达到的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标准的程度;其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的相容性、技术的清洁性、经济的合理性、社会的公平性。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建设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框架,即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由项目的环境相容性评价、项目的技术清洁性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评价、项目的社会公平性评价组成。 在项目环境的相容性评价研究中,论文讨论了环境相容性的核心——环境承载力,指出环境经济承载力表现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直接反映环境对项目建设的保证程度以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论文介绍了生态足迹理论的概念、内涵,以及计算原理和方法,并把生态足迹理论应用于项目的环境相容性评价,提出以建设项目的生态足迹指标,衡量项目对于环境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并阐述了建设项目生态足迹的分析方法。 在项目技术的清洁性评价研究方面,论文归纳了清洁生产发展过程的四种模式,阐述了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的实现技术清洁性的循环经济理想目标模式,借用“清洁”一词建立项目的技术清洁性概念,综合描述和量度项目在技术方面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特征和程度。以工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指出了“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