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2010~2012年的山东烟草有害生物调查,山东烟草镰刀菌根腐病发病呈现出扩展趋势,目前已成为烟区防治的主要根茎病害之一。本研究调查山东主产烟区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的分布及其病原种类,且针对优势的镰刀菌病原,研究其生物学特性,以期为生产上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可靠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2010~2011年从山东省7个主产烟区采集典型烟草镰刀菌根腐病病株样品,分离共获得38个镰刀菌菌株。经过室内致病性测定、柯赫氏法则验证,确定致病病原菌为12个菌株。(2)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技术鉴定的结果表明,这12个菌株共属于以下3个种: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7株、尖孢镰刀菌(F. oxysporum Schlecht)4株和厚孢镰刀菌(F. chlamydosporium Wollenw.et Reinking)1株。其中茄病镰刀菌为优势病原菌,占58.3%;其次为尖孢镰刀菌,占33.3%;厚孢镰刀菌8.4%。(3)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尖孢镰刀菌生长的最适温度30.0℃,最适pH范围为6.0~8.0间,最适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硝酸钾。茄病镰刀菌生长所需的营养及环境条件与尖孢镰刀菌的需求一致。厚孢镰刀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前两者稍有不同,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0.0℃,最适pH为8.0,最适合的碳源为果糖,对氮源的需求与前两种病原一致。(4)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的PSC培养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可获得毒素粗提物。毒素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尖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分泌毒素均为非寄主专化性毒素;毒素对烟草幼根具有强烈的致萎作用,产生的症状与病菌侵染引起的症状相似。用50%毒素处理烟苗幼根,幼根内PPO、POD酶活测定结果表明,一定时间范围内,活性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最后酶活下降。电导率法测定50%毒素处理烟苗幼根后根部及叶片的细胞膜透性,结果显示根部及叶片的细胞膜透性逐渐增大,一定范围内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最后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