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辞海的解释“信”是诚实,不欺,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儒家教育中的诚信观是指诚信理念、诚信修养和诚信运用的统一,将诚信视为“进德修业之本”。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诚信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交易市场“坑蒙拐骗,,现象严重,“钻法律的空子或有法不依”屡见不鲜,严重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
供应链管理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但已有的研究较少关注供应链伙伴间的信任如何影响供应链绩效。本研究对供应链信任、合作行为和供应链绩效的内涵和维度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我国供应链外环境(诚信环境、制度环境)、供应链内环境(供应链伙伴的文化特征、技术能力)对供应链信任的影响,对供应链信任与供应链合作行为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对合作行为与供应链绩效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基于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已有的理论和研究成果上,本研究提出了9个假设,应用统计软件工具分析数据并进行假设检验。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专家研讨和企业访谈的基础上,设计了供应链环境、信任、合作行为及供应链绩效的量表,编制了预测试的调查问卷。通过3次预测试,并多次对问卷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正式问卷。问卷调查以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为调查对象。问卷发放数量共1080份,获得有效问卷260份。采用SPSS13.00与LISREL8.7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应用CITC(Corrected Item-Total Correlation)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均值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与路径分析等多种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本研究发现,我国诚信、制度环境都处于较差的状态,供应链的信任与合作处于低度的信任和浅层次的合作状态,而供应链绩效的绩效水平也不高;制度环境对供应链信任有正向的影响;供应链内环境中的供应商文化包容性、技术能力对供应链信任有正向影响;供应链可靠信任、友善信任对供应链合作行为有正向影响;供应链共享计划和柔性安排行为对供应链绩效存在正向的影响。本研究共有9个假设,7个假设获得支持,2个假设未获得支持。
本研究的创新是:第一、从供应链环境一供应链信任一供应链合作一供应链绩效的视角研究供应链信任与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第二、开发了新的测量量表。供应链外环境的诚信与制度环境的测量、供应链内环境中伙伴的文化包容性与技术水平的测量,这两部分的测量是本研究开发出来的新量表。第三、提出了促进供应链伙伴建立信任关系的对策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对诚信环境的改进,供应链伙伴如何进行合作信任度测评,并对在测评后,好的结果如何保持或不良的结果如何改进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总之,本论文在我国独特的环境下研究供应链信任、合作及其绩效的关系,所得结果补充和丰富了供应链管理研究的内容;基于企业实际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成果,对于改进供应链管理、提高供应链绩效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