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成立的目的之一,原本是台湾当局针对两岸进行事务性谈判与协商之特殊安排。但由于近年来双方之事务性谈判与协商已终止,加以两岸双边人民交流项目日益繁多且复杂,致使海基会业务负担快速增加,但其功能与角色却有待厘清。 由于两岸的关系尚未正常化,双边的经贸交流存在外部性问题,譬如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台湾现行的大陆经贸政策不一致,可视为经济学上典型的《市场失灵》问题。本文旨在从学理上探讨外部性的经济效果,并进一步依据相关分析两岸经贸交流可能存在的外部性现象,以及台湾当局采取各种措施试图矫正外部性问题的效果,最后针对海基会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应扮演的角色,提出看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情境模拟法,主要针对未来两岸关系之可能变化,包括两岸维持现状、两岸关系缓和、两岸关系改善、两岸关系质变等四种可能的情境假设,藉以作为评估台湾海基会未来定位的基础,并据此提出各项政策建议,作为海基会职能调整及运用之参考。而其标准主要取决于2007~2012年中两岸关系变迁的过程中,台湾当局必须面对的挑战与课题。 依据本文针对2007年至2012年,两岸关系可能出现的演变,笔者提出对“海基会”未来的功能与在两岸经济发展的角色建议如下:强化事务性业务的功能、整理两岸谈判经验,作为未来两岸协商谈判的基础、加强交流人员之服务及对在台湾之大陆移民之与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