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左旋多巴曾是治疗 PD的金标准,但是长期应用后易导致运动并发症,研究表明,这可能与中脑纹状体的多巴胺受体长期受到非生理性脉冲样刺激有关,从而提出了PD治疗的新理念—持续多巴胺能刺激(continuous dopaminergic stimulation,CDS)。CDS主要采用连续给予左旋多巴或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两种方式来实现。罗替戈汀(Rotigotine)是一种新型的非麦角类选择性D3/D2/D1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由于具有明显的肝首过效应,且半衰期较短,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因此有必要研究开发罗替戈汀的长效缓释制剂。 本课题采用热熔挤出法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材料将罗替戈汀制备成目标释药周期为1~2个月的生物降解型植入剂,并进行体内外评价,达到长效缓释的效果,避免血药浓度中的“峰-谷”现象对纹状体多巴胺受体造成的脉冲样刺激,符合连续多巴胺能刺激(CDS)这一新理念,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体外释放度是进行制剂评价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采用摇床法,并对植入剂进行了体外释放介质的筛选,考察了罗替戈汀植入剂在5种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并通过体内外相关性拟合筛选出最优释放介质。结果表明,罗替戈汀植入剂体外评价的最优释放介质为pH4.5醋酸盐缓冲液,体内外拟合相关系数r为0.997,药物释放符合扩散-溶蚀模型。 研究表明,高分子、载药量对植入剂体外释放的影响较大,因此本文进行了高分子的筛选,并考察了载药量及熔融温度对植入剂体外释放的影响,初步确定了以PLGA85155A为载体材料制备载药量为30%的罗替戈汀植入剂,并对其进行体内外评价。结果表明,植入剂释药周期可达60 d,但其释放存在着严重的迟滞期(1~17 d)。 为改善罗替戈汀植入剂存在的迟滞期,本文分别加入了不同含量的低分子量的PLGA50502A或其他水溶性辅料,并对植入剂进行体外释放度评价,然后对于体外释放较好的处方进行药代动力学实验,从而进行辅料的筛选,确定较好的处方。此外,还调整了高分子材料,以期对迟滞期的释放有所改善。结果表明,加入低分子量的PLGA,可以改善迟滞期,且加入量越多,迟滞期越短,当加入量达到30%时,迟滞期消失;当加入量为20%、25%、30%时,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迟滞期几乎不存在,血药浓度较平稳。加入水溶性辅料,对植入剂的迟滞期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加入量越多,初始释放越大,随之迟滞期仍然存在。加入5%甘露醇的植入剂,体内结果显示,迟滞期消失,血药浓度均大于1.0 ng·mL-1,可持续缓慢释药达60 d,但是血药浓度不平稳,呈脉冲样变化。加入5%甘露醇和20%PLGA50502A的植入剂,迟滞期基本消失,达峰浓度Cmax为3.86±0.77 ng·mL-1,释药平稳,可实现持续缓慢释药至少50 d。 为了探索植入剂的释放机制,了解植入剂的体外降解特性,本文采用 SEM分别观察了添加剂加入前后的2种植入剂在释放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植入剂体外释放符合扩散-溶蚀模型,释放模型拟合的结果相一致。对于加入5%甘露醇和20%PLGA50502A植入剂来说,迟滞期的消失是因为甘露醇使植入剂迅速形成孔洞,PLGA50502A也能较快的降解,从而改善了迟滞期的释放。 综上,本研究筛选出了pH4.5醋酸盐缓冲液作为体外释放介质,找到了合理的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并且制备出了释药平稳,周期为1~2个月的罗替戈汀植入剂,实现了持续缓慢平稳释药,为CDS治疗PD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