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保护主义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为当时的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为借口,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掩盖,不仅迎合了部分消费者和环境保护主义的需要,符合WTO有关“例外条款”的规定,而且又能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从而很快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背景下最重要的新兴贸易障碍之一。作为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绿色壁垒得到迅速繁衍。在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是指进口国政府或其社会团体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苛刻的技术标准或法规,对进口商品加以准入禁止、限制或抵制,从而达到保护本国产品的非关税壁垒,主要是技术壁垒,因此,绿色壁垒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技术水平的较量。发达国家依靠其技术优势,对绿色壁垒创新表现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绿色壁垒的应用范围也由过去的最终产品扩展到生产与加工过程,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新贸易格局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很多农产品出口面临着失去传统市场的威胁。绿色壁垒的影响可能会超过反倾销的影响,在新型非关税壁垒措施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绿色贸易保护的横行已对国际贸易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一点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受到了各国学者的关注,但大量文献表明,目前对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认识还只是处在比较朦胧的初级阶段。本文在全面回顾贸易保护主义演变轨迹的基础上,应用贸易保护理论,较为系统深入地论述了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高绿色标准是绿色贸易保护主义实施绿色壁垒的最主要途径之一,理论分析表明,由于标准的变化会影响经济效率,各经济主体的技术水平和基础条件的差异决定了这种变化将导致利益在不同地区和利益集团之间得到重新分配,标准的提高无疑将更有利于技术水平较高、基础条件较好的国家和企业,发达国家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基础条件优势,大幅度提高标准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加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处于不利地位。而环境成本内部化同样会增加生产经营的成本,其影响程度因国家(或厂商)的技术水平、基础条件以及产品附加值高低不同而不同,从而改变了原有的资源禀赋条件的差异和比较优势,这也在总体上使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在实施绿色壁垒的同时常常都会对被限制或拒绝的产品通过媒体加以不利报道,这种报道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消费者偏好,在这种报道的引导下,消费者可能会对这类产品失去消费的信心,甚至造成恐惧感,从而在实际行动上采取抵制,使进口需求曲 绿色贸易保护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研究线左移,这使这类产品“雪上加霜”。由于消费者剩余主要取决于消费者自己的感受,绿色壁垒对于进口国的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剩余很难说是增大还是减少:如果消费者(常常是高收入者)从这种抵制中得到满足,则消费者剩余可能增加;如果消费者(一般是低收。者)认为这些被限制的产品与国产产品没有本质区别,而更愿意消费这些低价的进。产品,则消费者剩余显然减少。进。国的总体福利,则取决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变化的大小。尽管绿色贸易保护主义以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关注而掩盖了实施绿色壁垒的真正动机,但不难看出,经济因素仍然是其主要动机;而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机制决定了他们在设置绿色壁垒方面不同程度地体现了生产者的意志,推行贸易保护某种程度上也为了迎合其政治需要。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保护的后果也是一目了然的,它就象一只‘二极管”,使国际物流单向运动:发达国家产品可以自由进入发展中国家市场;而发展中国家产品由于质量达不到发达国家的.标准而难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这种贸易自由化使人怀疑是重商主义的复活。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yu,WTO的成立和鸟拉圭回合的结束,并不标志着全球贸易自由化已经真正实现,市场的开放也并非是完全对等的。这种认识对于我们在全球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正确判断国际形势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业市场开放是我国加入W 的四大承诺之一。中美衣业协议的签署和我国加入WTO,我国农业开始了真正融入全球贸易自由化体系的进程,我国农业能否从贸易自由化进程中获得应有的利益一直是国人所关注的问题。朱总理表示,中国“入世”后自己最为担心的是国内农业。由于资源禀赋及技术条件等差异,国外具有竞争力的衣产品可能向中国大量倾销,会对我国农业经济和衣民生活构成巨大冲击。这固然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发达国家以我国衣产品不符合其质量安全标准要求为由,通过绿色壁垒将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拒之门外,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农产品贸易大国,但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贸易顺差大幅度减少,出口形势日趋严峻,与此不无关系。绿色壁垒可能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最大挑战之一,已成为影响我国外向型农业发展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之一。如何应对绿色壁垒是摆在我国农业和相关产业面前迫在眉睫的新课题,这不仅是满足国外目标市场的需要,也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