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西瓜生产与消费第一大国,江西省也是西瓜生产大省,西瓜在江西省的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的科技工作者都非常重视对安全无毒、经济环保的西瓜枯萎病杀菌技术的研究,然而至今都没有理想的成果投产。本研究旨在开发利用植物体内产生的抑菌物质,从而代替化学杀菌剂,开发适合西瓜枯萎病的植物源杀菌剂,主要结果如下:1、以西瓜枯萎病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茼蒿茎叶、根、根际区土壤3个部位浸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3个部位的水浸提液对西瓜枯萎病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100mg·mL-1的浓度下抑菌率分别为53%、49%、45%,经邓肯氏差异分析,3个部位间抑菌率差异不显著。随着浸提液浓度的降低,抑菌率呈现出降低的趋势。经室内毒力测定,3个部位的EC50分别为86.26、84.65、106.88 mg·mL-1。综合比较,茎叶浸提液的抑菌效果较强。2、采用生物活性追踪的方法,对茼蒿中的抑菌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最终得到具有很强抑菌活性的单体物质。得到的化合物以NMR、13C-NMR和HR-ESI-MS的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被确定为3-O-咖啡酰奎宁酸、5-O-咖啡酰奎宁酸、4-O-咖啡酰奎宁酸、3,4-二咖啡酰奎宁酸、1,5-二咖啡酰奎宁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4,5-二咖啡酰奎宁酸。3、以西瓜枯萎病菌为指示菌株,对从茼蒿茎叶组织中分离纯化并鉴定出的3-O-咖啡酰奎宁酸(绿原酸)的离体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对西瓜枯萎病菌的MIC和MFC分别为31.25和125mg·mL-1,经室内毒力测定,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EC50为53.048mg·mL-1。在绿原酸浓度分别为31.25、125、53.048mg·mL-1时,西瓜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4%、33%、12%,而绿原酸浓度为0时的孢子萌发率则达到92%,经邓肯氏差异分析,各处理间孢子萌发率差异均显著。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增大,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干、鲜重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此外,绿原酸处理能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导致菌体细胞内电解质外渗速度加快。4、以西瓜尖镰孢菌为指示菌株,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绿原酸溶液对(MIC、EC50、MFC)西瓜尖镰孢菌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经过EC50的绿原酸溶液处理之后,西瓜尖镰孢菌的菌丝体和细胞呈现出不同程度受损情况,菌丝粗细不一,局部出现四陷,甚至干瘪,有严重的裂纹形成,菌丝生长点退化,菌丝体细胞壁增厚,原生质体收缩,出现质壁分离,有液泡化现象,部分菌丝体细胞出现空腔,细胞器解体,原生质电子密度降低;随着绿原酸浓度的升高,西瓜尖镰孢菌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力都显著降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表绿原酸处理可能影响了菌体的多条代谢途径,从而抑制其正常生长;此外,绿原酸处理能够使菌体内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和核酸大量外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