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诸多学者对其概念、理论、影响因素等问题做了一些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主要包括帮助、分享、合作、谦让等社会性行为。近年来,随着品德教育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也成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既有利于个体的自我发展,也有利于维护和建设良好的社会秩序。社会适应性也叫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在与现存生活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与外界环境达到平衡的过程。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重要过渡期。因此,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中学生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以及生存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中学生身体、心理的和谐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对亲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性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很少,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探讨亲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期望对培养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从城市和农村的普通中学共选取620名中学生,对他们进行了亲社会行为倾向和社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工具为《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中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SAS—SSS)。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如下:1.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倾向在性别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在年级上,高中生要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的总趋势是从初一年级到高一年级呈上升趋势,之后发展较为平稳;在家庭来源上,农村的中学生要显著高于城市的中学生;在独生子女与否上,非独生子女要显著高于独生子女。2.中学生社会适应性在性别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年级上,高中生要显著高于初中生,中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趋势是从初一年级到高一年级呈上升趋势,之后发展较为平稳,但是到高三年级略微有所下降;在家庭来源上,城市的中学生要显著高于农村的中学生;在独生子女与否上,非独生子女要显著的高于独生子女。3.中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倾向与社会适应性呈显著的正相关,且与社会适应性的各个维度也呈显著正相关。4.中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对亲社会行为倾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