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词历来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重点,其句法功能主要是介引功能,可介引时间、处所等语义成分。本文将重点研究介词“在”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民族语言中引进空间、时间词的使用情况,深入探讨这些语言现象的成因。首先,从历时角度考察古代汉语中“在”的语法化历程。本文主要深入研究了“在”虚化过程中四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和唐宋元时期。先秦时期动词“在”占有绝对优势,其介词用法极少,正处于动词、介词相结合的中间状态,为动词“在”的虚化奠定了基础。两汉时期“在+NP+VP”和“VP+在+NP”两种结构的确立,促使“在”初步虚化为介词。魏晋时期,“在”作为介词的用法进一步完善,其句型结构也越来越复杂,最终完成了动词向介词的转变。唐宋元时期,“在”的介词用法明显增多,并有超过其动词用法的趋势。“在+NP”结构在句型、语义方面与现代汉语相近,虚化程度大大增加。“在”在词性转变过程中,介词语义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引进空间概念时,可以表处所、方向或位置、人或事物存在的范围。引进时间概念时,可以搭配纯时间词与非纯时间词。其次,从共时角度分别探讨了现代汉语中表处所、表时间的介词短语“在+NP”的介引功能。表处所的“在+NP”在句法结构上主要分布于三种句型:S1:PP+NP+VP、S2:NP+PP+VP、S3:NP+VP+PP;表时间的“在+NP”常作时间状语,“NP”是主谓语、述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并列结构时,分布在句首占多数,“NP”是短语或时间名词时,大多分布在句中。然后,从共时角度比较分析民族语言中“在+NP”介引功能的运用情况。由介引对象不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单独引进空间概念的介词“在”,这类介词的特点是数量特别多,在使用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其中又可以分为两小类,一小类是用单独词语表示介词“在”,后面可直接搭配名词或代词等,这种用法与普通话类似。另一小类词本身无法完整表达方位概念,需要用名词+词缀的形式进行交流,这类词语在其中占有相当的比重。第二类是只引进时间概念而不引进空间概念词语,其特点是词语数量极少,使用频率低,在民族语言中很少见。第三类是既引进时间又引进空间词的介词“在”。这类词语的特点是数量较多,使用频率较高。最后,运用空间隐喻和语法化理论对“在+NP”从空间到时间的发展演变进行解释和说明。研究表明,汉语和民族语言在空间隐喻功能上具有相似性,都是由空间概念映射到时间概念的认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