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企业公司治理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两者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已经在国内外学者中达成共识。商业银行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其公司治理有别于一般企业,研究银行业公司治理与绩效之间所存在的关系成为理论研究的新方向。自从上世纪90年代之后,各国金融危机爆发越来越频繁,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国内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失败的案例日益增多,银行业公司治理水平亟待提高。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如何找到监管与创新的平衡点?银行业内外部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经营绩效、增强竞争力有无显著效果?带着这些问题,本文展开了进一步研究。文章首先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整理阐述,随后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较为全面的分析影响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因素,以此进一步明确银行业公司治理和绩效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绩效评价的定义和方法等内容,并研究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其次,以2006-2012年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143组数据做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于解释变量公司治理的选取进行合理的分类,同时对于被解释变量银行绩效做出科学的界定和指标划分。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得到被解释变量,以公司治理中最主要的股权结构变量、董事会及监事会特征、高管特征、外部治理变量四个方面的描述性指标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并利用SPSS18.0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分类进行实证结果对比,找出位于不同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综合分析银行治理和绩效之间的普遍关联性,并得到以下结论:独立董事规模、市场份额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外资持股比例、高管管理水平、再融资规模与银行绩效存在一定正相关性;监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之间为显著负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董事会规模、高管薪酬与银行绩效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最后,结合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与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股权结构多元化、董事会战略制定和结构优化、监事会职能完善、高管薪酬制度及外部治理环境的建设等方面,提出完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银行综合绩效的五点政策建议。